A股三大指数走强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

网络 2025-10-15 15:25:47
证券研报 2025-10-15 15:25:47 阅读


  A股三大指数今日重拾升势,沪指收复3900点整数关口,人形机器人概念同步走强。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0729亿,较昨日大幅缩量5034亿。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汽车整车、航空机场、电网设备、化学制药、汽车零部件、电机、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电源设备板块涨幅居前,仅航运港口、小金属板块逆市下跌。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4300只,逾80只股票涨停。

  日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其中提出,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加快产业化突破。此外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登记“第三代人形机器人CyberOne”作品著作权,作品类别为美术。公开资料显示,CyberOne(中文名:铁大)是小米集团于2022年8月11日发布的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家庭护理与陪伴场景。今年2月,小米开始推进该机器人在自有制造产线的分阶段落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

  上海证券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国海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其中最具前景的细分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应用落地并带动行业估值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进入技术突破与量产准备并行阶段,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上海证券: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多数企业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Figure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等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国海证券: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实现应用落地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形机器人作为其中最具前景的细分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应用落地并带动行业估值提升。未来可能带动全球机器人产业链相关环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机器人产业整体进入量价齐升的新阶段。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将优先受益,中游整机制造企业迎来订单爆发期。

  国金证券:2026年人形产业有望正式进入商用化

  Figure03正式发布,机器人迈向通用智能更进一步。10月9日,FigureAI发布Figure03,可自主处理洗衣、打扫和洗碗等家务,主要变化是感知系统和灵巧手升级,搭载新一代视觉系统,手部嵌入小型相机、指尖集成触觉传感器。大规模制造上,公司自研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等,制造抛弃CNC加工,转向模具/注塑/冲压等工艺。其BotQ基地产能:第一代1.2万台/年,未来4年生产10万台。Figure03在具身智能大模型加持下,将会是可商用化落地的人形先锋军,引领真正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产业进步,2026年人形产业有望正式进入商用化。

  国泰海通:产业正在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

  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国内外持续取得重要进展,标志着产业正在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行业短期需要重点关注由事件催化的行业景气度波动,而长期则需重点关注产业链上具备确定性的优质公司。从零部件到整机制造,全产业链投资机会逐步显现。

  东方证券:国内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

  国内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多家龙头公司获得亿元级别订单,天太机器人获得万台机人形机器人订单,智元预期26年机器人出货量达数万台。此外,国内厂商也在大模型方面持续投入。我们认为国内机器人厂商持续投入硬件和软件,有望在明年量产阶段实现正向循环,形成技术-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