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大增,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

网络 2025-09-01 01:45:41
证券研报 2025-09-01 01:45:41 阅读

  作为主责主业,经纪业务既是券商业务体系的“基本盘”,也是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起点,其市场表现始终备受关注。2025年半年报显示,经纪业务发展态势积极,这得益于市场活跃度回升,为券商经纪业务注入强劲增长动力,成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重要支撑。

  从2025年半年报数据来看,受益于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回升,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合计净收入超630亿元,同比增长超43%,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不仅在规模与增速上实现突破,更在代销能力、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展现转型成效,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向上突破筑牢了根基。

  经纪业务收入悉数增长

  上半年,市场交投活跃,为券商经纪业务注入强劲增长动力。Wind资讯数据显示,从市场环境看,主要股指集体飘红,上证综指上半年累计涨幅2.76%,创业板综指累计上涨8.78%。同时,交易活跃度同步飙升,股票基金日均交易规模达1.61万亿元,同比增长63.87%,新增开户数达1260万户,多重积极信号共同推高了券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

  从行业数据看,尽管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滑,但“以量补价”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行业150家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合计为688.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22%。

  经纪业务方面,上市券商表现突出。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34.54亿元,同比增长43.98%。其中,所有上市券商该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且同比增幅均超过了15%,展现了强劲增长势头;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申万宏源、方正证券该收入均超过20亿元。

  结构上,头部券商稳居第一梯队,中小券商则凭借差异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增长。上半年,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凭借稳固的基本盘,以64.02亿元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居首,同比增长31.2%;紧随其后的是国泰海通,该收入为57.33亿元;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等头部券商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收入分别为39.21亿元、37.54亿元、37.33亿元、36.47亿元。

  在增速方面,并购重组成为部分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的“增长密码”。上半年,在42家上市券商中,国联民生该收入同比增长223.77%,居于首位;随后是国泰海通,该收入同比增长86.27%;国信证券、国金证券、华林证券、财达证券的同比增速也均超过了50%,分别同比增长65.19%、56.67%、51.8%、50.18%,头部与中小券商形成“全面开花”的增长格局。

  头部券商实现转型突破

  在政策持续引导与行业主动求变的双重作用下,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正从“量变”向“质变”跨越。近年来,监管层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回归“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业务本源。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将“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作用,提升专业能力”作为立法目的写入第一条;并明确提出重点完善业务发展加分指标,引导证券公司提升经营质量,在引入中长期资金、财富管理等领域更好发挥专业服务能力。

  在政策引导下,券商纷纷将买方投顾体系建设作为转型核心,围绕客户运营、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制定差异化战略,其中,头部券商的实践已形成可复制的标杆经验。从中信证券来看,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累计超165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超12万亿元,均较上年末增长约4%,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达6000亿元,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达1100亿元,配置型FOF保有规模达100亿元,并推出信托账户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上半年有效推进财富管理业务全球化布局,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中金公司则通过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再创新高。上半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创新产品服务模式,以满足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产品保有规模增长至近4000亿元,其中买方投顾产品保有规模近1000亿元,二者均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通过全渠道、多场景获客模式管理939万客户,账户资产总值约3.4万亿元,实现客户基础与资产规模同步夯实。

  整体来看,上半年,上市券商不仅凭借市场红利实现经纪业务“基本盘”稳固,更在财富管理转型中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方向。随着买方投顾体系持续完善、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深化,财富管理业务有望成为券商行业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引擎。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