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子公司半年报:规模与利润分化,国联证券增速领跑

网络 2025-08-29 22:50:56
证券研报 2025-08-29 22:50:56 阅读

财联社8月29日讯(研究员王蔚)近日,随着多家上市券商半年报披露,旗下券商资管子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根据财联社统计,最近公开数据的券商中,旗下6家已设立券商资管子公司,分别是中信证券资管、国金资管、招商证券资管、财通证券资管、光证资管及国联证券资管。

从资管规模来看,相较于去年6月末,中信证券资管、国金资管、财通证券资管及国联证券资管这4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上涨,其中国联证券资管规模(集团口径)由去年底的1248亿元增加至1984.17亿元,增幅达58.97%;而招商证券资管和光证资管规模同比分别下滑了16%和12%。不过,招商证券资管业务结构有所优化,规模下滑的产品主要是私募资管计划,由去年末的2351亿下滑至1222亿,同时稳步推进公募基金产品的申报和发行进程,上半年申报4只公募基金产品,并完成7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转型。

从经营业绩来看,除财通证券资管外,另外5家的营收均有所增加,其中,国联证券资管以178.95%的增幅遥遥领先。利润实现上,除招商证券资管净利润同比下滑外,另外五家均实现上涨,其中光证资管净利润同比增加147.14%。券商资管子公司在业务结构调整和盈利提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占比较高,国联证券资管增速领跑

截至2025年6月末,六家机构资管总规模合计约27,881.3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186.77亿元,同比上涨4.45%。其中,中信证券资管(含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规模达15,562.4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563.56亿元增长6.86%,绝对优势明显,且中信证券资管的资管规模在6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规模占比超过55%。此外,中信证券还在持续推进公募牌照申请,从而可以将资管业务的客户扩大至普通投资者。

6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规模增长最快的机构为国联证券资管,管理规模从2024年6月末的1248.17亿元增至1984.17亿元(证券公司口径披露),同比大幅增长58.98%。增长主要来源于集合资管计划和专项资管计划,其中,集合资管计划从346.45亿元增至980.1亿元,专项资管计划从357.5亿元增至488.89亿元,显示其主动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成效显著。

此外,其余4家机构规模有所分化。其中招商证券资管规模2534.60亿元,同比下降16.12%,主要因其私募资管计划规模收缩;财通证券资管规模29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63亿元增长3.56%;国金资管规模1610.14亿元,同比增长22.16%;光证资管规模3225亿元,同比下降12.37%,但是较年初增长3.6%。2025年以来,光证资管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丰富产品类型,努力拓展市场,聚焦客户需求,保持良好的产品发行节奏。

利润增长与规模并非完全同步

2025年上半年,上述6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净利润与规模增长并非完全一致,反映各机构经营效率与业务结构的差异。其中,中信证券资管管理费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16.20%。管理费的增长带动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19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中信证券资管的养老业务管理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其私募资管业务构建“客群×区域”的客户营销服务新体系,实现各客群规模全面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财通证券资管在营业收入降低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保持增长,显示出其降本增利的成效;光证资管规模虽下滑,但是其净利润却实现147.14%的增长。中小机构中,国联证券资管与国金资管表现亮眼。国联证券资管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178.95%;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4.17%。国金资管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35.90%。

集合资管计划管理费率约为单一资管计划的2倍

整体而言,券商资管子公司的资管产品包含集合资管计划、单一资管计划、专项资管计划和公募基金。其中,6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目前仅招商证券资管、财通证券资管取得了公募牌照,中信证券在牌照申请中。管理费收入是资管机构的主要营收来源,近年来公募基金处于费率优化改革中。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通知中提出,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除了降低费率,基金产品端创新也在加速推进,《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浮费基金的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

在费用收取方面,除公募基金外,三类产品的费率大小如何?根据中信证券资管披露数据,财联社测算,集合资管计划的平均年化管理费率约为单一资管计划的2倍,专项资管计划管理费相对更低。具体来看,集合资管计划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为6.26亿元,测算平均年化管理费率为0.35%;单一资管计划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为6亿元,测算平均年化管理费率为0.13%;专项资管计划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为 0.21亿元,测算平均年化管理费为0.015%。

第三方研究机构法询金融研究院蒲江弢表示,券商资管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才是其盈利核心,依靠主动管理赚取超额收益,相较于通道业务,该业务盈利空间更高,主动管理规模增加对于券商资管盈利质量提供了基础。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