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市场热度攀升,券商做市业务活跃度激增
财联社8月21日讯 持续活跃的市场,正点燃券商ETF做市业务的热情,ETF市场热度(SEO关键词1)成为市场焦点。近期ETF市场持续升温。截至8月20日,全市场ETF总数为1262只,较去年末增216只;ETF份额为2.78万亿份,较年初增1235.1亿份,增幅达4.66%;ETF资产净值总规模为4.81万亿元,较年初增1.07万亿元,增幅为28.77%,其中股票型ETF为3.24万亿,较年初增3499.52亿元,增幅为12.12%。
投资者对股票型ETF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自7月以来,股票型ETF成交额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尤其在8月中旬表现出强劲增长。截至8月20日,股票型ETF连续6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千亿,8月18日创下1454.54亿元的最高成交额,8月20日成交额为1322.38亿元。目前,ETF做市数量排名较多的券商依次是中信证券(983只)、广发证券(974只)、华泰证券(704只)、方正证券(676只)、中信建投(619只)、招商证券(618只)、中金公司(399只)、东方证券(334只)、申万宏源证券(304只)。

上交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上交所基金市场共有主做市商20家,一般做市商12家,共为767只基金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较上期增加21只,其中746只基金获得主流动性服务。有做市商的ETF为706只,占全部ETF的98%,覆盖股票ETF、跨境ETF、债券ETF、商品ETF、货币ETF等各种类型。目前,共有28家券商为ETF提供做市服务,行业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化特征。中信证券与广发证券位居第一梯队,中信证券居首,ETF做市数量高达983只;紧随其后的是广发证券,ETF做市数量为974只。华泰证券排名第三,ETF做市数量为704只。
位居ETF做市商第二梯队的券商有4家,除上述华泰证券外,还包括方正证券 (676只)、中信建投(619只)、招商证券(618只)。在强者恒强的做市业务竞争中,方正证券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尽管不属于传统头部券商,但其却以676只的做市数量在全市场中排名第四,超越了多家大型券商,展现了在做市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ETF做市商第三梯队的券商是中金公司(399只)、东方证券(334只)、申万宏源证券(304只)、浙商证券(271只)。ETF做市数量超过百家的券商还包括银河证券(240只)、国泰海通(230只)、国信证券(212只)、兴业证券(127只)。此外,以下券商的做市数量亦值得关注,分别是中泰证券(82只)、华安证券(73只)、东海证券(65只)、财通证券(60只)、光大证券(50只)、长江证券(49只)、国投证券(27只)、平安证券(21只)、国金证券(20只)、西部证券(11只)。
年内新增1334份新增做市商公告
做市业务的活跃度从新增公告数量中也可见一斑。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0日,今年以来,多达1334份ETF增加做市商公告发布,其中含有少量新增申购赎回代理券商。从公告次数统计来看,中信证券以124次出现次数位居首位,其次是广发证券(121次)和方正证券(106次),这三家证券公司在年内ETF做市服务领域表现最为活跃。排名前5的证券公司(中信、广发、方正、招商、国信)合计出现次数达501次,占总出现次数的近50%,显示出ETF做市服务市场集中度较高。出现次数超过10次的券商还包括招商证券(82次)、国信证券(68次)、华泰证券(62次)、中信建投(58次)、东方证券(53次)、国泰海通(50次)、浙商证券(49次)、兴业证券(39次)、华安证券(39次)、银河证券(38次)、国投证券(14次)、长江证券(14次)、平安证券(10次)。即便是在8月份目前也有98份ETF增加做市商公告,方正证券和招商证券在8月份的基金做市服务公告中表现最为活跃,各出现11次;排名第三的是国信证券,涉及9次;其他包括广发证券(8次)、银河证券(6次)、浙商证券(5次)、中信建投(4次)。整体来看,头部证券公司占据了大部分的做市服务业务。
市场活跃激活券商ETF做市热情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ETF做市商活跃度攀升,核心驱动力在于市场交投回暖,4月以来,A股市场成交持续放大,ETF成分股流动性改善,叠加场内投资者对ETF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做市商的申购赎回操作频率同步增加,推动做市业务自然活跃(SEO关键词2)。券商之所以积极争夺这块业务,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战略考虑,一是拓展收入来源,做市业务直接贡献交易佣金收入,同时通过提供流动性获取价差收益;二是抢占财富管理转型高地,ETF是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工具,深度参与做市有助于券商整合产品设计、托管、两融及投教资源,构建ETF生态闭环;三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与市场地位,活跃的做市服务能增强客户黏性,强化券商在资本市场的定价影响力与品牌效应。国信证券研报称,证券公司ETF做市业务存发展机遇,假设证券公司ETF做市持仓规模为600亿元至1000亿元,资金占用利率为4%至7%,则ETF做市业务收入贡献为24亿元至70亿元。鉴于做市业务集中度较高,大型券商更受益于ETF做市业务发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做市业务资格并非一劳永逸。去年12月18日,上交所发布通知,为了进一步发挥基金做市商功能,上交所对《上交所基金业务指南第2号-上市基金做市业务》进行了修订,其中“超过6个月不为任何基金提供做市服务”,上交所可以终止其开展做市业务,书面通知做市商并向市场公告。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