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涨势如虹,人气高涨,指数创新高

网络 2025-08-18 18:06:10
证券研报 2025-08-18 18:06:10 阅读


  8月18日,A股市场涨势如虹,人气高涨,多个指数盘中创新高。上证指数创近10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均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

  同时,A股呈现新亮点。在银行等权重带领下,A股整体市盈率为21.09倍,处于近十年历史分位数的82.78%。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PE-TTM)约15.87倍,处于近十年历史分位数的86.50%。

  三大历史点位对比

  目前,各大指数呈现分化,其中深证成指处于近十年历史分位数的63.21%;创业板指较低,为28.98%。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均已经超过70%。

  招商证券称,短期或需警惕阶段性波动风险。不过,中期来看,结构上仍有处于估值低位的风格如质量成长等,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仍有估值修复空间。

  中金公司认为,今年A股市场整体盈利增速有望结束“四年连降”转为正增长。此前,中金公司上调了2025年A股盈利预测至上涨3.5%,增速较2024年明显改善。

  另外,从市场容量来看,目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较10年前近乎翻倍。

  缘何突破?

  本轮行情是多重因素共振推动的结果,也是全球资本再配置趋势下外资回流、国内“资产荒”背景下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今年4月以来,中国资产逐渐成为全球资本再平衡时代的核心配置选项。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与此同时,权益资产吸引力逐渐提升,尤其是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高股息资产成为资金配置的重要选项。有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年内举牌上市公司次数超过20次。

  “国家队”增持ETF也成为市场的重要稳定器。据统计,中央汇金今年二季度增持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多只龙头产品,二季度中央汇金增持超2000亿元。

  此外,公募、私募、北向资金等多路资金进场也带动了市场行情走高。公募基金的发行回暖,也为市场提供了增量流动性。私募方面,今年以来备案私募证券产品高达7443只,增幅达到76.12%。北向资金方面,目前北向资金成交额总体有了进一步提升。

  投资者开户数今年以来也出现显著增长。根据上交所官网数据,2025年7月A股新增开户196万户,同比增长71%;全年累计新开户超1456万户,同比增长超三成。

  融资买入稳步增长

  两融资金在近期市场上行的过程也逐渐活跃。2025年8月5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以上。2025年8月11日,融资余额时隔十年再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截至2025年8月15日,两融余额达20626亿元,继续刷新最近10年新高。

  相较之下,目前两融余额规模离10年多前历史最高位仍有一定距离,但高于4年多前水平。数据显示,2015年6月18日,两融余额规模一度达到2.27万亿元,为历史峰值;2021年2月18日两融余额规模为1.66万亿元。

  不过,从两融余额占比等指标来看,目前这一比例仍远低于10年多前,也略低于4年多前。据Wind统计口径,截至2025年8月15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3%。

  中金公司指出,与2015年相比,本轮两融规模上升有多处不同:A股市场体量较10年前更大,杠杆类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此外,本轮两融规模上行节奏更平稳,融资资金更加偏好新兴产业、成长风格。

  这轮上涨资金去哪儿?

  对比上一轮高点,本轮A股上涨期间,资金更加青睐新兴产业。

  从板块涨幅来看,2025年4月8日以来,国防军工以54.14%的涨幅领跑;通信、医药生物等8大行业涨幅均超40%。上一轮行情中,以2020年3月19日为起点,消费类以及资源类的板块涨幅居前。

  总的来看,本轮上涨,资金呈现持仓分散度更高且偏好新兴产业、成长风格等显著特点。

  个股方面,上纬新材是本轮行情唯一实现超过十倍涨幅的个股,舒泰神和广生堂两只个股累计涨幅也超过5倍。除此以外,长城军工、北方长龙等49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200%。

  机构依然看好后市行情

  展望后市,无论是国内机构还是国际机构,普遍都看好中国股市后续的行情的表现。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7月非银存款新增2.1万亿元,显示居民存款出现较快速度的“搬家”。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近期资本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中信证券宏观团队日前发布研报指出,居民存款“搬家”或已开始,部分资金可能会流向股市等风险市场。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两融余额站上2万亿元,短期市场或延续高位震荡,长期看A股仍处牛市中继。太平洋证券指出,中长期的上涨趋势并未打破。最近的政策倾向不断透露出未来财政支出的方向正逐步转向居民端发力。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投行近期将中国资产评级上调至“超配”,并以“真金白银”加码中国资产。其中,高盛近日将MSCI亚太(日本除外)指数的12个月目标价再度上调3%至700点。高盛表示,维持对中国的“增持”立场。维持对A股和港股的“超配”建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