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人力资源转型:从“人海”到“高质高效”

网络 2025-08-18 00:45:34
证券研报 2025-08-18 00:45:34 阅读

  作为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证券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与业务发展适配度直接关系到行业发展质量。

  《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为厘清券商从业人员队伍变化情况,分析人员队伍与业务发展的适配程度,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对2021年至2024年券商从业人员的整体演变等展开深度分析。结果显示,券商从业人员队伍已进入存量盘整阶段,行业正从“人海战术”向“高质高效”人才战略转型。

  结构优化显成效

  从总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券商从业人员达33.57万人,较2021年末减少7003人,降幅为2.04%。头部券商表现亮眼,人数最多的公司人员规模逆势扩张至14216人,增幅达11.45%。

  在人员结构方面,呈现出显著的调整特征。截至2024年末,证券经纪人数量较2021年末缩减2.7万人,降幅高达48.8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顾问增加1.2万人,涨幅17.46%。这种结构变化表明,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步伐正在加速。

  值得关注的是,人员队伍趋向经验化。2024年,行业36岁以上从业人员占比首次突破50%,较2021年提升10.05个百分点。从业年限分布显示,具备11年至19年工作经验的人员占比29.58%,人员队伍呈现向经验化演进的特点。

  人均营收、人均净利润等是评价人力效率的主要指标。其中,头部券商在人力效率方面优势明显。这意味着同样的人力投入,头部券商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回顾行业发展,券商从业人员队伍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存量盘整的过程。从2021年至2024年的存量盘整结果来看,人员队伍的构成及专业素质发生了向好变化,行业正从“人海战术”向“高质高效”人才战略转型。

  实现人力成本降低

  2021年至2024年,行业积极调整各业务线人员结构,基本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且更加注重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动态平衡。

  聚焦主要条线人员变动,经纪业务人员总量从2021年的17.85万人减少至2024年的14.61万人,降幅达18.13%;同时人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证券经纪人大幅下降,证券投资顾问大幅增加。人员调整带来了积极效果,人均营业收入企稳回升。

  上述数据变化表明行业通过压缩低附加值岗位、强化高价值服务能力,实现了人力成本降低与经营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

  投行方面,2021年至2024年,投行业务人员规模从2.73万人增长10.6%至3.02万人,但人均营收却从258.06万元降至116.79万元,降幅达54.74%。

  资管业务增员增效成果初现。资管业务人员从2021年的6126人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7073人,人均营收在下滑两年后于2024年止跌回升。自营业务人员规模则呈现“先扩后收”的态势,人员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反映出人员从权益投资向债券投资转移,同时行业在量化和衍生品等新领域的人才布局不断加强。

  在研究领域,2021年至2024年,研究与机构销售人员扩张47.29%,从5813人增至8562人,其中销售人员/研究员配比从1:7.1优化至1:4.4。受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下降,同时,研究人员的大幅增加,也导致研报业务人均营收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业务价值并不限于财务表现。未来,随着研报质量和人员素质的提升,研究业务的贡献将进一步显现。

  四维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至2024年,行业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业务转型需要,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调整人力资源战略,从“追数量”向“求质量”转变。中证协认为,未来,行业可在四大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其一,加强专业人才能力建设。2024年,头部券商人均营收和人均净利润与同期高盛集团相比差距显著。头部券商可继续加大人力投入,尤其是加强核心业务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

  其二,增加信息技术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但在这两类人才储备上,头部券商明显不足。头部券商可有序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国际化人才储备渠道。

  其三,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经营之路。2024年行业人均营收仅为头部券商的38%,说明中小券商人均效能较低。中小券商可结合资源禀赋等尽快找到转型突破口。

  其四,持续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现象屡禁不止,投行业务违规频发,经纪业务违规占比较高。行业可继续深化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因能力不足引发的违规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