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并购重组与人才激励

网络 2025-08-18 00:45:20
证券研报 2025-08-18 00:45:20 阅读

自证监会去年11月份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至今,已满9个月。该指引提出,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运用,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上市公司正通过加大研发、并购重组、人才激励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自身竞争力,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增厚自身利润,其“正外部性”更会推动技术成果向全社会扩散,形成整体盈利动能,夯实资本市场业绩根基。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估值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资产获得重估,上市公司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15日,A股已经有381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合计研发投入达850.37亿元,同比增长4.52%。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2.8%。

并购重组助力转型升级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要方式。自“并购六条”出台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15日,A股共有118家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103.45%。

李求索表示,科创板、创业板公司并购重组数量持续增长,电子、汽车等前沿板块并购规模突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

完善人才激励

科技创新的根源在于人,股权激励是企业吸引、留住、聚集人才的重要抓手。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15日,A股已有353家公司披露398单股权激励计划。

目前,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成为科创板、创业板公司主要激励工具。吴清表示,“研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提升便利性和灵活度”。

李求索认为,上市公司需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孵化器”“加速器”效能,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生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