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宁可错过,勿入热点陷阱
A股市场中,每天都充满着“涨停”诱惑,资本市场上从来不缺热点概念,但投资的原则是“宁可错过,不要做错”。错过超越自己能力圈的投资,并不是过错;但如果被热点概念诱惑,错估了自己的能力圈,则犯了投资大忌。
“股神”巴菲特错过了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行情,但不妨碍他赚取超5万倍的收益。即使从2010年算起,伯克希尔股价在过去14年中上涨了近6倍,年化收益率为15%。
总有一种声音催促人们行动,但投资的首要原则是聚焦于风险。最优秀的投资人都是长期没有不可逆的重大亏损的。
市场教会了最激进的“基金猎手”谦卑
曾叫板过巴菲特的“基金猎手”克里斯·霍恩,在资本市场沉浮20年后,选择成为专注于“长期深度价值投资”的专业投资者。TCI目前管理着超过600亿美元的资产,年化回报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
霍恩表示,每次投资前,他一定会问的问题是——30年后,这家公司还会存在吗?真正具有长期复利能力的公司,大概只有不到5%。
霍恩说:“在我的投资生涯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投资者低估了竞争和颠覆的力量。”
有投资者总是在寻找“新的故事”,然而盈利模式欠佳的新兴公司或许会有几年不错的增长,但增长与赚钱是两个概念。
事实上,没有护城河的增长很难给予估值。霍恩说:“竞争会侵蚀利润,而替代会干掉整个公司。”
为何热点行业难具备投资所需的确定性
新兴行业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很难具备价值投资者所寻找的确定性。
对于投资者来说,错过新兴行业的热门公司并不是过错,新兴行业有三大挑战:一是即使行业前景远大,普通投资者也无法确认哪家公司将是未来的赢家;二是新兴行业大多基于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最容易被后来者赶上;三是如果没有时间的考验,很难确信护城河的坚实程度。
巴菲特的投资始终围绕着保险、银行等传统行业进行,他成功和失败的比率接近100:1。正如巴菲特所说:“作为一个投资者,对那些处于发酵中而迅速膨胀、变化的行业,我们会鼓掌欢迎,但不会参与其中。”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