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 打造世界一流造船企业
“中国巨轮”来了!
7月18日,证监会发布批复,同意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192,530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的注册申请。
根据交易报告书,本次交易实施后,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等。作为存续公司,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4000亿元,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超3000亿元。此次交易也是A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过会案例。
据中信证券介绍,本次交易完成后,“新”中国船舶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一流造船业旗舰上市公司”。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交易方案显示,中国船舶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据悉,本次交易是中国船舶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国企改革有关精神的重要成果,也是响应国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本次交易,中国船舶集团将整合旗下主要船舶总装业务,减少上市公司同业竞争,有利于规范同业竞争,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长期利益。
本次交易完成后,续存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均未发生变更。
当前,全球船舶工业迎来复苏,船舶制造企业迎来发展的关键机遇。中国船舶表示,本次交易将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诚通证券发布研报认为,交易完成后的中国船舶统一整合了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船舶修造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船舶核心竞争力。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
A股披露超200单重大资产重组
并购重组也是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价值重要方式之一。去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A股市场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
今年5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沪深交易所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审核效率较高。从受理到注册生效,用时仅71天,并购重组审核效率大幅提升。
据中国船舶介绍,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增强存续公司主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截至目前,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数量超过200单。
多单标志性案例落地
示范效应凸显
除了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并购六条”以来,A股已经有多单典型案例落地,在行业内产生积极示范效应。
支持央企通过并购重组解决同业竞争。7月12日,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国际”)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完成过户。
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3月份,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100%股权完成后,证券行业并购浪潮持续涌动。
丰富支付方式,增加重组交易弹性和成功率。7月8日,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乐德”)发行股份、可转债购买富乐华100%股权完成过户。
此外,上市公司收购未盈利企业、收购拟IPO企业、跨行业并购等案例不断涌现,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产业升级转型、提质增效主渠道。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并购重组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持续升温,一系列标志性案例陆续落地,推动我国产业升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