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泡沫风险警示:巴菲特“不懂不做”原则解析

网络 2025-07-13 12:25:21
证券研报 2025-07-13 12:25:21 阅读

投资小红书-第244期

过面尘土、伤痕累累,但我们依然相信,历史中曾有商品价格从每株3万美元跳水至十几美元归零,投资者沦为乞丐。普通投资者易被流行风向吸引,但投资大师因搜集反面案例,明白跟风风险,提出“不懂不做”。追逐泡沫看似轻松,实则危险,泡沫破裂迅速,无人能全身而退。局部性金融泡沫时有发生,但最终多趋于归零,参与者丧失本金,借贷投资者更陷入负债。

泡沫之下潜藏“绞索”,1636年郁金香球茎价格飙升,吸引各阶层投机,1637年泡沫破裂,价格断崖式跌落,投机者面临财产剥夺。麦凯描述,商人沦为乞丐,贵族失去家产,灾难原因是大众狂热和对金融规律的无知。

投资大师对“不为清单”贯彻始终,绝不去参与不明白的投资。牛顿在“南海泡沫”中损失惨重,巴菲特清醒分析追逐泡沫是踏上财富不归路。任何金融泡沫都暗含资金归零风险,即使侥幸逃脱,下次可能依然为零。

避免重大不可逆亏损比赚钱更重要,投资大师们不被热点诱惑,深谙金融历史。激进风格投资经理或某阶段收益高,但最终让投资者财富缩水。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美股“沸腾年代”,巴菲特和蔡志勇都赚约3000万美元,但结果截然不同。

蔡志勇关注热门公司及价格动量,换手率高,1965年表现惊人,1968年卖掉曼哈顿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但投资者后面几年继续下跌90%。巴菲特与投资者一起赚钱,1969年关闭合伙公司,保存胜利果实。他坚持“不懂不做”和安全边际原则,价值投资设定了清晰路线图。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作者杰里米·米勒译者郝旭奇)(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