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发展:加大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网络 2025-07-12 13:50:57
证券研报 2025-07-12 13:50:57 阅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7月11日,在2025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金融大会”上,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协管委员、董事总经理赵鑫建议,宜加大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同时延续制度的包容性,进一步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后“小步快跑”的融资需求。

图/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协管委员、董事总经理赵鑫。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摄

在赵鑫看来,服务科技创新是北交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自2021年9月设立以来,北交所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的主阵地,其成效有目共睹。

北交所官网与Wind共同显示,截至7月11日收盘,北证市场268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8343.2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175.79%,但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较上年同期仅增加19家。目前北证市场也仅有“北证50”“北证专精特新”两只指数产品,ETF相关产品也尚未落地。

当前,通过此前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北交所的流动性已大幅改善。Wind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证市场日均成交额(合计)约为312.20亿元,较上年同期猛增了343.15%。但对比科创板、创业板千亿级的日均成交额,北交所的活跃度仍有提升空间。某种程度上,这也进一步凸显出扩大北证市场优质上市公司供给、丰富投资工具的紧迫性。

对于北交所的发展,赵鑫认为,始终离不开深化改革、拥抱科技创新,“这才是北交所的未来”。他结合实践提出两点建议,其中“加大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排在首位。赵鑫建议,北交所宜充分发挥差异化定位优势,在发行审核端积极吸引尚未达到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未盈利中小科技企业,特别是在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产业领域,此举将有助于北交所形成独特品牌、成为这些领域优质、高潜力企业的首选上市地。其次,他建议宜延续北交所制度包容性,满足上市后创新型中小企业“小步快跑”的融资需求。具体来看,为支持已上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赵鑫建议进一步改革发行制度,包括优化战略投资者制度、提高询价发行比例、尽快推出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机制。这些措施旨在构建更灵活、高效的再融资通道,精准对接企业分阶段、小规模的融资需求,巩固北交所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文章来源:新京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