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债券承销“地板价”引争议,监管启动自律调查

网络 2025-07-11 22:44:16
证券研报 2025-07-11 22:44:16 阅读

  监管多次发文“反内卷”,“地板价”为何频现?

  近日,广发银行公示了3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的6家中选主承销商,报价仅700元引发市场哗然。

  广发银行公告

  “三位数的报价,确实罕见,估计连差旅费用都覆盖不了。”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说。

  这只是揭开了债券承销市场“价格战”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多次发文规范债券承销行为。分析人士表示,债券承销服务应回归价值本源,重建以质量与合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

  11日晚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相关机构启动自律调查。若相关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反自律规则的情况,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自律处理。

债券承销费率下探至0.000002%

  近日,广发银行公布“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服务机构(主承销商)选聘采购项目”中选结果显示,六家机构成功中选,将共同为广发银行提供债券承销服务。本次招标项目规模达350亿元。

  广发银行经修正后的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随后广发银行对公告进行了修正,将六家机构的报价表格替换为“承销服务总额”。

  一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报价信息。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招标中,最低报价仅700元,对应费率0.000002%,另有1050元、4998元等低价,最高报价则为35000元。

  事实上,类似的低价招标并非个例。

“以价换量”下的畸形竞争

  参与竞标的投行,为何报出如此“地板价”?

  多位投行从业者对记者表示,其核心动力源于对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当前债券承销市场,“规模即话语权”的逻辑盛行。

  而在当前市场上,类似的优质项目一单难求。这种“以价换量”的模式,看似能快速做大业绩,实则暗藏风险,超低价明显无法覆盖人工、风控、合规等执行成本,可能导致服务质量缩水,甚至为后续业务埋下合规隐患。

  值得追问的是,超低价报价为何能通过审核并进入公示环节?

  连续出现的低价招标事件,暴露出招标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

重建以合规与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格局

  尽管交易商协会早已发文规范承销报价行为,遏制“通道化”倾向,但现实中恶性竞争仍屡禁不止。此次事件不仅暴露出行业定价机制的失衡,也凸显了监管与行业自律面临的双重挑战。

  今年6月,交易商协会再次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重申“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金融服务的价值,从来不应仅以价格衡量。”多位投行从业者表示,债券承销涉及复杂的合规审查、风险把控,其定价需匹配服务的专业含量与责任权重。要打破当前的畸形竞争,既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低价竞标行为的规范,明确“成本底线”与“合规红线”;也需要招标方完善评标体系,将服务质量、合规记录等纳入核心指标;更需要行业机构摒弃“唯规模论”,回归以专业能力取胜的良性竞争轨道。

  唯有推动金融服务回归价值本源,才能真正重塑债市承销生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