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大牛市突遭流动性警告,市场情绪或生变
  美股大牛市突遭流动性警告,市场情绪或生变。
面对美股市场狂热的上涨势头,华尔街最乐观的分析师Ed Yardeni突然警告称,美股极端的看涨情绪可能正亮起警示灯,一旦市场情绪与技术指标显露疲态,标普500指数到12月底可能从峰值回落5%。与此同时,美国市场流动性也闪现危险信号,美国货币市场多项核心指标显示,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正在逼近危险水平,这无疑为美股市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市场情绪或因此生变。
突发警告
号称华尔街最乐观的分析师、Yardeni Research创始人Ed Yardeni在最新的采访中警告称,随着市场情绪与技术指标显露疲态,标普500指数到12月底可能从峰值回落5%。
Ed Yardeni表示,只要出现一个意外事件,就可能在美股市场广度不够的情况下将股票从高位拉下来。
Yardeni Research的分析报告显示,在Investors Intelligence进行的截至10月29日当周的调查中,多头与空头的比率跃升至4.27——超过了4.00的门槛,该门槛历来预示着美股市场情绪正变得过于狂热。
截至10月31日,美股已经历了持续6个月的狂热上涨行情,几乎无视了所有警告信号——标普500指数自4月初已飙升37%,如此持久的涨幅在1950年以来仅出现过五次。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对散户投资者进行的每周调查显示,在过去七周内,看涨情绪第五次超过了37.5%的历史平均水平。
Ed Yardeni表示,目前标普500指数的交易价格比其200日移动平均线高出13%,这种较大的价差通常表明涨势可能已经过度。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交易价格也比其200日均线高出17%——接近2024年7月以来的最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Ed Yardeni一直是华尔街最坚定的多头之一。他此前曾预测到2025年底标普500指数将达到7000点,接近业内汇总的二十多位策略师预测中的最高值。
因此,Ed Yardeni对美股市场的最新警告在华尔街引发高度关注。
美东时间11月3日,美股市场已经出现了危险信号——尽管标普500指数收红,但盘中一度有超过400只成份股下跌。有分析警告称,当指数上涨而市场广度未能跟上时,这表明市场的上涨基础出现了 “裂痕”的迹象。
高盛的交易部门指出:“一些近期热门主题遭到重创——稀土、量子计算和核能……而通常受益于热门主题下跌的板块也都在跌,今天感觉就像是抛售一切去买 Mag7(美股科技七巨头)。”
危险信号闪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正面临一场日益严峻的流动性危机,尽管美联储已宣布结束量化紧缩(QT),但资金面压力未缓解反而持续恶化,美股市场或因此受冲击。
美东时间11月3日,美联储常设回购工具(SRF)使用量达到147.5亿美元,为该工具常设化以来第二高,上周五更是达到503.5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
另外,美国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10月31日飙升18个基点至4.22%,远高于美联储3.9%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利差扩大至32个基点,创2020年3月以来最高。
18个基点的升幅是自2023年(即美联储上一次加息时)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若不计加息周期,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波动。
流动性紧张的核心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关门迫使财政部在过去三个月将现金余额从3000亿美元增至1万亿美元,吸干了市场流动性。美联储储备金降至2.85万亿美元,创2021年初以来最低,外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更是在四个月内骤降超3000亿美元。
分析认为,从效果上看政府关门相当于实施了多轮“加息”,因为它从市场抽走的7000亿美元流动性,其紧缩效应堪比显著的货币政策收紧。美联储11月仍在执行量化紧缩,进一步加剧了本已脆弱的资金面,这使得美联储推迟至12月才结束量化紧缩的决定可能成为又一次政策失误。
美银流动性专家Mark Cabana和Katie Craig曾呼吁,美联储应考虑通过购买国债或启动规模达5000亿美元的定期公开市场操作来补充银行储备金。资金面的恶化呈现出危险的自我强化特征,若关键指标继续恶化,可能引发类似2019年9月回购危机或2020年3月基差交易崩盘的反馈循环。
知名财经博客网站Zerohedge指出,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市场的命运——以及诸如比特币、小盘股和几乎所有非AI类等对流动性敏感资产的命运——现在可能正掌握在查克·舒默(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手中。一旦这位民主党人屈服并同意重新让政府开门,预计回购市场将迅速正常化,所有风险资产将出现反弹式上涨。
高盛和花旗预计,美国政府“停摆”有望在两周内结束。一旦政府重新开放,财政部将释放数千亿美元现金流入市场,这种“隐形量化宽松”可能引发风险资产的大规模抢购。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