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黑色星期五:全球市场暴跌,风险资产全线下挫
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北京时间10月10日深夜,美股三大指数全线跳水,截至收盘,纳指暴跌超3%,创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重挫,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欧洲多国股市尾盘亦全线跳水,原油及加密货币也遭受重创,WTI原油暴跌超4%,比特币日内一度暴跌超13%,VIX恐慌指数大幅飙涨超31%。此次全球市场暴跌,主要源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及美国政府“停摆”事件升级,双重因素叠加导致风险资产全线下挫。
有分析指出,相关事态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资产全线下挫。另外,美国政府“停摆”事件升级,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对联邦雇员实施大规模的永久性裁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情绪。宏观数据方面,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5,为5月以来最低,显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全球暴跌
北京时间10月10日深夜,全球金融市场全线重挫,美股三大指数直线跳水,跌幅持续扩大,道指一度暴跌超880点,截至收盘,道指大跌1.9%,纳指暴跌3.56%,标普500指数暴跌2.71%。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大跌,截至收盘,台积电ADR暴跌超6%,博通、特斯拉暴跌超5%,英伟达、亚马逊大跌超4%,苹果、Meta大跌超3%,微软跌超2%,谷歌、甲骨文跌超1%。在美股盘后,美国科技巨头股价继续走低,英伟达、特斯拉、甲骨文盘后跌幅均超2%,新思科技、Cadence盘后跌幅超3%。中概股也受到波及,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6%,截至收盘,富途控股跌超11%,蔚来、晶科能源跌超10%,哔哩哔哩跌超9%,阿里巴巴、百度、小鹏汽车跌超8%,亿航智能跌超7%,京东跌超6%,拼多多跌超5%,腾讯音乐跌超4%,网易、理想汽车跌超3%。欧洲多国股市尾盘亦全线跳水,截至收盘,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75%,德国DAX30指数、法国CAC40指数、意大利富时MIB指数均跌超1%。与此同时,原油及加密货币亦遭受重创,WTI原油暴跌超4.24%,迫近年内低点;布伦特原油暴跌4.62%。比特币日内一度暴跌超13%,一度失守11万美元关口,最低报104920美元,以太币一度暴跌逾17%,瑞波币和狗狗币均一度暴跌逾30%,这是自至少今年4月初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抛售潮。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资产暴跌,衍生品市场对下行保护需求激增。受此影响,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现货黄金价格涨超1%,再度站上4000美元/盎司关口;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4.034%。
发生了什么?
华尔街分析指出,由于美股市场自4月以来的持续走强,市场积累了大量获利盘,本身具备回调休整的预期。另有分析师指出,相关事态的不确定性也是美股大跌的原因之一。盈透证券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解读称,“这显然不是交易员们希望听到的消息,市场反应既体现了政策影响,也暴露出近期投资者的盲目乐观情绪。”盘面上,美股稀土板块继续迎来资金炒作,截至收盘,MP Materials大涨超8.37%,USA Rare Earth涨超4%,盘后继续大涨超10%。令市场情绪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沃特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随着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对联邦雇员实施大规模的永久性裁员。这意味着,此次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期间,不再遵循惯例只要求员工临时休假,而是让大批离岗的“公务员”永久地走人。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发言人此后确认,联邦政府的裁员规模“相当可观”。白宫官员对媒体表示,裁员将影响“数千名联邦工作人员”。还有政府官员透露,包括内政部、国土安全部、财政部、环保署、商务部、教育部、能源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住房部在内,至少有九个政府部门受到这波裁员影响。这一举动打破了美国现代史上政府“关门”期间的惯例。过往政府停摆期间,通常只是员工临时休假,而非永久将其解雇。标志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他共和党人同民主党的对峙升级。宏观数据方面,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5,为5月以来最低,预估54.2,前值55.1。分析指出,美国消费者信心在10月初几乎没有变化,因为美国人预计就业市场或通胀不会有多少改善。消费者预计明年物价将以4.6%的年率上涨,未来5到10年将以3.7%的年率上涨。约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明年失业率将上升,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预计明年通胀将超过他们的收入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