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亿体育产业蓝图浮现,体育产业与资本发展新契机
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国际级体育赛事。这一目标为体育产业的产业化、商业化与资本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政策动力,也为体育市场发展带来新机遇。
《意见》从扩大供给、激发消费、壮大市场主体等六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构建起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政策框架。在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的坚实基础之上,该政策进一步为一二级市场投资者指明了重点布局的方向,体育投资迎来新契机。
《意见》发布后资本市场反应迅速。9月5日,A股体育概念板块应声拉升,充分显示市场对体育产业预期的大幅提升。从赛事运营、场馆服务到户外运动、冰雪经济,多项内容获得金融支持和统计监测等机制保障,有望系统推动产业链整合与规模化发展,为中国体育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体育板块前景可期。
赛事IP价值重估
《意见》将“丰富体育赛事活动”置于扩大供给的首位,明确提出“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提高可售(发)票数量”。这不仅为体育赛事运营类企业指明方向,更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政策助力下,体育赛事市场将更繁荣。
这对以中体产业(600158.SH)为代表的体育运营类企业构成直接利好。中体产业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在赛事运营和场馆管理方面拥有稀缺资源优势。据公司资料显示,中体产业年均举办赛事活动超1000场,累计运营和服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三十余个。在“提高可售(发)票数量”等政策推动下,高质量赛事的票务收入、媒体版权及商业赞助价值有望迎来重估,赛事IP价值凸显。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意见》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场地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中体产业目前运营场馆覆盖18个省市、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若通过REITs实现资产证券化,可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回笼资金聚焦于轻资产模式的赛事IP运营和品牌输出,完成从“重资产持有”向“轻资产运营”的战略转型,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过,在业绩表现上,今年上半年中体产业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同样受益的还有力盛体育(002858.SZ),其专注汽车运动领域,拥有多项自主IP赛事。财报显示,力盛体育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1.9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97%。核心业务体育赛事经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30.20%,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0.62%,企业业绩表现亮眼。
运动品牌增长空间在哪里?
对于国内运动品牌四巨头——安踏体育(02020.HK)、李宁(02331.HK)、特步国际(01368.HK)、361°(01361.HK)而言,《意见》从从需求提振与供给升级双重维度打开了产业增长天花板。政策引导下,运动品牌市场潜力巨大。
在需求端,《意见》提出“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举办体育消费活动”及“发布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将显著扩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频率。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市场容量有望持续扩张,为头部品牌提供持续且稳定的消费基本盘,运动品牌需求将提升。
供给端看,《意见》明确“推动体育用品升级”,鼓励加大科技研发,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打造国货“潮牌”、“潮品”。研发投入已成为衡量运动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今年上半年,安踏的研发支出已接近10亿元。该公司在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五国设立设计与研发中心。李宁上半年研发投入为3.45亿元,特步国际与361°也分别投入1.9亿和1.6亿元用于研发,各品牌研发力度加大。
户外经济,从细分市场走向主流消费
《意见》专门提到“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冰雪经济方面,“持续发布实施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正在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消费,成为体育产业的新增长极。目前尚未形成相当的规模,市场潜力依然巨大,户外经济前景广阔。
在政策东风吹拂下,户外装备、营地运营及目的地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将迎来系统性机会。目前该领域市场集中度低、格局尚未固化,潜力亟待释放。以探路者(300005.SZ)、三夫户外(002780.SZ)、牧高笛(603908.SH)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不过企业表现呈现分化。今年上半年,探路者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7.82%、76.50%,这是近五年首次中报营收利润双降。相比之下,三夫户外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10%、105.75%。安踏体育则通过收购亚玛芬体育,布局高端户外和冰雪运动赛道,企业布局多元化。
政策资本数据驱动
《意见》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加强交流合作,建设区域体育产业带。这意味体育产业将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获得更多政策资源支持。例如京津冀地区可依托冬奥场馆设施发展冰雪产业;长三角地区可利用经济优势打造赛事运营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可凭借国际化优势开展体育贸易。区域体育产业带的形成将产生集聚效应,降低产业链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出更具竞争力的体育企业集群,区域发展潜力大。
《意见》的出台显著提升了体育产业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其中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这不仅拓宽了体育企业的融资渠道,也为投资机构提供了更明确的退出路径,有望进一步激发资本对体育板块的布局意愿。在一级市场方面,体育产业投资长期以来面临退出机制不畅的制约,而该政策有望显著激活VC/PE等机构的投资热情。无论是已上市企业,还是未来计划走向资本市场的体育类公司,都将更容易获得资本加持,实现业务扩张与技术升级。并购整合机会涌现。“推动体育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预示着行业将出现大量并购重组机会。资本实力雄厚的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整合上下游,打造全产业链巨头,体育产业资本运作活跃。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7万亿体育产业蓝图浮现,国产运动品牌增长空间在哪里?)
(责任编辑:91)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