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上市公司2025上半年业绩亮眼,盈利营收双增长

网络 2025-09-03 09:26:09
股市要闻 2025-09-03 09:26:09 阅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李子健记者周亮)贵州资本市场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显示,近日贵州辖区各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上半年报告披露,25家公司实现盈利,19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提升,贵州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过去5年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两项复合增长率分别位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贵州上市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营收规模持续扩大

  在营业收入方面,与全国整体比较看,贵州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722.85亿元,同比增长6.03%,营收增速位于全国第4位、西部地区第3位,高于贵州省同期GDP增速0.73个百分点。2021-2025年半年度营收保持连续正增长,并以11.09%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国第2位。

  在贵州上市公司中,有18家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6家企业营收规模超50亿元,其中,贵州茅台以893.89亿元位居首位、中伟股份以213.23亿元次之。19家公司营收保持同比正增长、8家公司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安达科技以126.80%的同比增速位居首位,川恒股份、盘江股份、保利联合同比增速分别达35.20%、27.34%、24.03%。值得一提的是,有6家公司近5年营收保持正增长,其中,川恒股份以35.20%的年复合增长率位居首位,中伟股份以26.39%位居次席。

  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从整体情况看,贵州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总额502.64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较去年同期增长5.37%,较2021年半年度增长60.45%。2021-2025年半年度,贵州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整体保持连续正增长,以12.5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国第1,贵州板块上市公司盈利提升显著。

  从个体情况看,2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1.43%,其中贵州茅台以454.03亿元位居首位,贵阳银行以24.74亿元次之。相比同期,1家企业转亏为盈。11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其中增幅超过100%的有2家、超30%的有5家、超10%的有9家。21家公司连续5年持续盈利,沃顿科技和贵航股份近三年均保持超10%的盈利增长。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近年来,贵州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水平,2025年上半年,共有33家贵州上市公司披露研发投入情况,在研发费用方面总投入达25.22亿元,同比略增0.04%,较2021年半年度提升70.18%。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的共有6家,其中,中伟股份以5.45亿元位居首位,航天电器3.31亿元、中航重机2.8亿元、盘江股份1.81亿元、贵州轮胎1.71亿元、振华科技1.49亿元。

  从具体情况来看,贵州共有24家公司的研发强度超过2.12%的全国均值、20家研发强度超3%、8家研发强度超5%,其中,振华风光以16.57%的研发强度位居首位。

  海外布局成效显著

  随着贵州上市公司产品不断创新突破,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海外市场持续巩固拓展,2025年上半年共有13家公司披露境外业务收入数据,总计实现收入182.93亿元,同比增长18.66%,参与公司数量和收入规模均创下新高。贵州上市公司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态势良好。

  在贵州上市公司国际化布局中表现突出的中伟股份,以107.84亿元的境外业务收入规模位列西部上市公司第7位、较上年同期上升2名次。另外,贵州轮胎、川恒股份、永吉股份、华夏航空等近两年均保持超10%的境外收入增长。

  中期分红规模提升

  2025年上半年,贵州上市公司在实现业绩增长的同时,回报投资者意识显著增强,共有中伟股份、川恒股份等7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预案,参与分红的公司数量占比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3位;已宣告中期分红规模达5.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倍。

  2025年1-8月,共有8家贵州上市公司积极通过股份回购向市场传递发展信心,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累计投入金额达71.37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1位。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于8月29日晚间披露公告称,控股股东基于对贵州茅台长期价值的认可和未来发展的信心,拟使用不低于30亿元、不超过33亿元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为提振投资者信心起到了极大鼓舞和良好示范作用。9月1日,贵州茅台控股股东火速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增持贵州茅台6.78万股。同日,贵州轮胎披露《关于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司股票的公告》,贵州轮胎控股股东贵阳工投承诺十二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所持股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