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空轨星链业绩说明会:铂力特商业航天项目批量生产,航宇科技交付优化
《科创板日报》9月3日讯(记者黄修眉)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空轨星链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于9月2日举行,交控科技、铂力特、航宇科技、航亚科技、哈铁科技、铁科轨道共6家企业参会。科创板业绩说明会成为洞察行业动态的重要窗口。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线上参会,并就市场关注的各家公司2025年业务最新落地进展及未来经营规划、研发投入与最新项目、终端市场需求及当前行业最新趋势等进行提问。商业航天发展成为投资者提问的焦点。
投资者关注商业航天应用场景及客户拓展情况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及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这一领域产业链企业近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在投资者交流中,就公司相关业务进展、应用场景及核心产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对于目前公司有哪些产品或环节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增材制造龙头铂力特董事长兼总经理薛蕾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金属3D打印技术在加工商业航天大尺寸、结构复杂、耐高温材料零部件时具有先天优势。
薛蕾称,该公司参与的商业航天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固体运载火箭、液体运载火箭,立方星部署器、实验卫星、商业通信卫星等。
铂力特已助力蓝箭航天、东方空间、九州云箭、星际荣耀、星众空间、天回航天等多个商业航天客户完成发射、飞行任务,参与的多个商业航天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铂力特的增材制造应用市场涉及多个领域,其所在的消费电子领域及消费级3D打印在2025年受市场关注,铂力特目前已与OPPO在3D打印方面进行合作。
薛蕾对此表示,金属3D打印凭借其轻量化材料应用、高精度复杂结构制造能力以及定制化生产优势,在3C领域展现出了广阔前景。公司与OPPO的成功合作,不仅验证了金属增材制造在折叠屏核心部件上的可行性,也为高端3C产品的精密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关注到铂力特在3D打印服务器用冷板的技术储备和客户开发情况,薛蕾回复称,铂力特液冷板可以为新能源汽车、3C、机电设备、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制造龙头,航宇科技董事长张华在回复投资者问及“为何上半年交付节奏有所放缓”时表示,“主要系部分国内航空客户订单交付计划调整。”
“目前,公司已通过加强供应链协同、增加原材料备货等措施积极应,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已实现环比增长16.6%,交付态势逐步改善。”张华称,“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随着下游需求复苏和内部效率提升,预计下半年交付节奏将进一步优化。”
针对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张华认为,目前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已实现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
航宇科技也已积极布局并成功开拓了包括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星河动力在内的多家商业航天客户,2025年上半年航天锻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
“我们看好商业航天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并将其作为公司重要的新兴增长领域,并积极拓展半导体设备、深海装备等高端领域多元化布局。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多元化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及智能化升级,从零部件加工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打造全球高端装备精密制造领军企业。”张华提到。
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植入锻件研发商航亚科技董事长严奇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了目前该公司最新研发进展。
具体来看,赛峰客户GE9X项目按期完成DVI样件提交,将转入批产阶段;同时,新的叶片项目启动研发;RR客户已完成开发的叶片项目实现供货量稳步提升,在研叶片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航亚科技新导入的赛峰转动件结构件项目、国际医疗骨科关节客户相关项目等战略新兴业务,逐步进入开发阶段;国内研发类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同时,为顺应新材料、新技术的行业革新浪潮,航亚科技积极规划、投入新型复合材料零件的制造技术及产业化配套能力建设,目前在复合材料精密机加工艺开发方面已初步具备多工序加工技术能力。
航亚科技新增的电子束焊焊接技术能力,上半年已完成设备及部分产品的工艺验证工作,同时大尺寸型号的表面处理、荧光检测、X射线检测已同步具备技术能力。
轨道交通企业正拓展相关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交控科技董事长、核心技术人员郜春海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低空经济领域,交控科技正进行必要的战略投入。
“交控科技下半年将继续聚焦低空经济的场景化应用,重点推进非暴露空间(如隧道、地下管廊)无人机的产品化与市场化,同时深化‘AI+低空’融合,提升平台智能化能力。”郜春海表示。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交控科技低空经济业务实现从“0到1”的突破,2025年上半年确认收入322万元,且公司成功中标3个低空业务项目,新增签订合同金额达1172.50万元。
对于发展更加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郜春海表示,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行业趋势与需求已经发生改变。
后续交控科技除了积极参与新线招标外,将大力拓展既有线改造与升级市场,加速国际化战略布局,集中资源推进在南美、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潜力市场的项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交控科技于2024年4月设立合资公司北京车车连连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货运卡车协同编队运输系统。这一技术创新将直接应用于智能物流领域,郜春海亦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披露了该项目的最新进展。
“公司于2025年8月份获得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牌照,累积测试里程1000公里。同步在新疆高速路段开始道路测试工作,累计测试里程约1万公里。”郜春海表示,“下半年,我们将继续维持并优化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强度。 研发资金及主要推广重点投向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针对轨道湿润环境下的列车控制系统等领域。”
作为国铁集团科技创新平台的哈铁科技董事长郑彦涛表示,公司近年来聚焦科技创新,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积极投入。目前在车辆系统数字化转型建设、5T小型化系统升级、全路5T运行监控中心建设、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等方面取得成果,并已在订单和业绩上有所体现。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