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8月强势收官:华为业绩亮眼,AI与汽车智能化成科技主线

网络 2025-08-30 15:10:57
股市要闻 2025-08-30 15:10:57 阅读

  国内首份汇集注册分析师观点的复盘日报,聚焦A股市场动态与科技产业趋势。

  AI摘要:A股8月强势上涨,机构认为中长期慢涨格局明确,流动性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政策支持与盈利改善预期成为核心动力。国家发改委强调未来1-2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关键期,目标2027年实现与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华为上半年业绩亮眼,营收4270亿元,手机业务重夺中国市场第一,AI与汽车智能化布局持续深化。

  A股8月收官,本月市场总体呈现单边震荡上行态势,三大指数月线均大涨,沪指涨7.97%,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深成指涨15.32%,创指涨24.13%。昨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37%,收报3857.93点;深证成指涨0.99%,收报12696.15点;创业板指涨2.23%,收报2890.1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7983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725亿。行业板块中,电池、保险、能源金属涨幅居前,教育、半导体跌幅居前,市场结构性机会凸显。

  1、市场后续要怎么走

  中金公司:金融周期下半场的股市“三步曲”

  金融周期调整后的股市从下行到复苏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楼市调整,私人资产负债表恶化,安全资产占比上升;第二步是政策发力,政府稳增长并帮助私人改善资产负债表,风险资产预期收益上升,投资人增配风险资产动机增强,但配股不配楼,股市上升;第三步是经济改善,股市由再配置效应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持续性得以实现。本轮A股反弹受益于系统性预期改善、风险溢价下降,各板块涨幅相近。金融(银行高股息)、IT(AI发展)受各自逻辑影响,涨幅相对较大。

  信达证券:“反内卷”政策下,资本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牛市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牛市。历史数据显示,每一轮产能过剩化解和PPI触底回升均伴随牛市。例如,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产能利用率从72.9%升至78%,PPI由负转正至7.8%,工业企业盈利改善,A股走牛,沪深300指数从2900点升至4300点以上。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疫情后产能过剩消退,PPI大幅回升,A股再迎牛市,沪深300指数从3500点升至5800点。当前政策环境与历史周期形成共振,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招商证券:行业景气与估值的边际变化

  目前绝对景气较高的行业集中在科技成长领域(如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军工电子)和优势制造领域(如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景气度边际改善的领域包括证券、医疗器械、软件开发等成长领域,以及养殖业、能源金属、白酒等周期消费领域。市场结构分化中,成长与周期共振特征明显。

  2、国家发改委:未来1-2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国家发改委8月新闻发布会明确,到2027年要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未来1-2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政策将重点推动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

  兴业证券:AI赋能大多数行业仍在早期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科技、产业、消费等6大领域行动,2027年/2030年AI普及率目标70%/90%。当前AI在传统行业渗透率仍低于互联网+,但随着DeepSeek推动AI平权及政策支持,国内AI应用落地有望提速,工业互联网与农业数智化成为重点方向。

  中国银河:工业互联网+农业数智化引领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产业聚焦应用环节,赋能制造业与农业转型。工业互联网集中于工厂自动化与智慧矿山,农业数智化在政策与技术推动下加速发展,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施肥药机等高端农机普及,为粮食安全与农业强国提供支撑。

  3、华为业绩出炉!上半年净利润372亿元

  华为2025年上半年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371.95亿元,研发投入969.50亿元,同比增9.04%,占营收22.7%。终端业务发力显著,二季度手机出货量1250万台,市场份额18.1%,位居中国市场第一。8月27日官宣9月4日发布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三折叠手机将亮相。

  汽车领域,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连续14个月居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榜首。7月全系销量4.77万辆,年度累计销量居新势力及豪华品牌榜首。开源证券指出,华为在鸿蒙系统、芯片技术、汽车智能化及AI芯片四大领域取得突破,鸿蒙生态完善、芯片堆叠技术绕开进口管制、汽车智能化全栈赋能、AI芯片算力集群重构规则,成为科技主线核心环节。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