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等多家药企2025上半年业绩亮眼,创新药与国际化成增长关键词

网络 2025-08-22 06:15:42
股市要闻 2025-08-22 06:15:42 阅读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创新药业绩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创同期新高。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百济神州、翰森制药等多家创新药企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创新药收入情况、研发管线进展、国际化布局等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逐渐从“跟跑者”到“引领者”。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创新+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成为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

  恒瑞医药上半年研发投入逾38亿元,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为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0亿元。恒瑞医药表示,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等创新药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艾瑞昔布、瑞马唑仑、吡咯替尼及氟唑帕利等上市较早的创新药,随着上市后研究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步积累及新适应症的持续获批,持续为公司销售收入贡献增量。

  “创新药对外许可作为公司常态化业务,其收入已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公司收到Merck Sharp & Dohme2亿美元以及IDEAYA7500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并确认为收入,进一步推动经营业绩指标增长。”恒瑞医药称。研发方面,公司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上半年公司(含报表内子公司)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在研管线方面,恒瑞医药称,公司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上半年公司有15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涉及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展望未来,恒瑞医药表示,公司将始终坚持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加速创新药研发,持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好药;通过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多路径深化全球布局,加快创新药出海进程,双轮协同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近期,多家创新药企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创新药与国际化成为药企业绩增长的关键词。根据百济神州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百济神州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收入为173.60亿元,上年同期产品收入为119.08亿元,产品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和安进授权产品以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的销售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主要系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和费用管理推动了经营效率的提升。

  近日,翰森制药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74.34亿元,同比增长约14.3%。翰森制药表示,公司在中国产生销售收入的创新药共七款,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管线。上半年公司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约82.7%,已成为驱动集团业绩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根据华东医药日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创新药方面,华东医药称,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日前,甘李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公司称,作为以科学和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制药企业,甘李药业始终坚持研发是第一生产力。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6.70%。公司还称,报告期内,公司国内销售收入达18.45亿元,同比增长55.28%;同时,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市场开拓工作,国际销售收入达2.19亿元,同比增长74.68%。

  东吴证券表示,“预计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院内销售+院外销售+BD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将突破20000亿元,相较于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约264%。”天风证券亦表示,回顾中国创新药产业近十年发展,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在数量、质量、技术上均有明显突破。中国创新药的质量在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海外上市创新药数量持续提升,出海交易金额亦持续增长。兴业证券认为,当前我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逐渐从“跟跑者”到“引领者”。展望未来,创新药板块拥有突破空间,可以长期持续关注,看好具有差异化创新能力和有全球BIC潜质产品布局的相关公司。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