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暖促股权投资机构减持退出加速

网络 2025-08-17 22:25:28
股市要闻 2025-08-17 22:25:28 阅读

  近期,A股市场持续回暖,沪指创出四年以来新高,市场信心显著修复。在此背景下,股权投资机构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退出的现象明显增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Wind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近27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其中,超80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减持计划主体名单中涉及股权投资股东,合计减持金额超百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既是市场成熟度提升的体现,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的加速。

股权投资股东减持退出

  8月15日,翔腾新材发布股东减持计划公告,公司股东上海祥禾涌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计划减持公司股份。据公告内容,4家基金计划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的2%,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06.06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3%。

  无独有偶,威唐工业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无锡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11月19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70.14万股,占总股本的0.3973%。减持原因为因公司经营需要开展新项目投资。

  部分股权投资机构减持时,相应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比如,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自7月9日以来接连20%涨停,即便在7月22日打开了涨停板,但随后公司股价继续攀升,最高价曾达到110.48元/股,较2024年底的价格上涨了15倍。上纬新材的股价暴涨,为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了理想的退出窗口。根据上纬新材披露,自7月9日以来,金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减持158.44万股,占比0.39%。

市场回暖提供“窗口期”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主要分为上市退出及非上市退出两大类别。上市退出包括境内外上市退出,非上市退出包括股权回购、股权转让及清算退出等。其中上市退出一般是投资人所期望的结果。在被投企业上市后,作为股东的私募股权基金在实现退出的过程中尚需遵守二级市场减持的各项规则。

  记者梳理发现,股权投资机构减持退出和A股市场表现息息相关。今年4月,A股市场曾出现快速调整。当时只有7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投资机构减持相关公告。但随着市场行情逐渐反弹,股权投资机构减持公告逐渐增多。5月份约有13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投资机构减持相关公告,6月份约有110家,7月份增加至近150家。8月仅仅过去半个月时间,已有超80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减持计划主体名单中涉及股权投资股东。

  市场行情方面,自今年4月初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上行,上证指数8月14日最高探至3704.77点,创出四年以来新高。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累计上涨10.29%,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1.71%,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8.33%,科创综指累计上涨27.21%。

  业内人士指出,股权投资机构减持本质上是“市场化退出”,需理性看待对股价带来的短期扰动,长期价值取决于公司成长性。不过,股权投资机构减持需重点关注减持新规,以确保在合规的前提下,作出减持其持有的标的企业股份的相应合理安排。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