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增强市场吸引力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考验,各方共同行动,从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等方面协同打出一揽子稳市“组合拳”,助力资本市场抵御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不断增强、预期持续改善,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资本市场“稳”的力量不断集聚,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将进一步巩固,并释放更多市场活力,增强市场的吸引力。
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更加牢固
今年以来,A股总市值稳步攀升,6月底站上100万亿元新台阶;8月初,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8月13日,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时隔近半年再超2万亿元;8月14日,沪指盘中站上3700点,为2021年12月以来的首次。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内生质量与配置效率均出现明显改善。”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一系列政策信号彰显出顶层对资本市场战略地位的重新审视与提升。“稳股市”已不仅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求,更成为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关键抓手。
他进一步表示,随着我国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持续加强,中长期资金稳步入市,公募基金改革扎实推进……一系列“稳市”力量不断集聚,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随着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持续落地见效,更加注重提高市场内在稳定性、提升上市公司吸引力、增强投资者回报的市场生态正加快形成,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更加牢固。
但仍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内外部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困难挑战不少。中国证监会此前召开的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会议部署,将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增强A股市场配置价值和吸引力
去年以来,一系列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的举措落地,推动了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显示,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其中,9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33家公司分红超过100亿元,61家公司分红超过50亿元。
同时,中长期资金入市节奏稳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在市场人士看来,上市公司分红劲头持续增强,反映其分红内驱力正不断提升,能为投资者创造可预期的现金流回报;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推动形成中长期资金流入与股市稳中有涨的良性循环,也有利于增强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
据悉,下一步,监管部门将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扎实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为重点,健全覆盖各类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的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的监管制度安排,抓好并购重组改革落地,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强化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推动上市公司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回报投资者。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外资和外资机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提升各类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让全球投资者更加顺畅、更加充分地分享中国创新发展机遇,也是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的关键一环。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特别是5月和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透露出全球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在增强。
一段时间以来,外资机构不断上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预期。高盛日前发布的研报显示,该机构维持了对中国股市在亚太区域内“超配”的立场,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瑞银资产管理亚洲固定收益组合主管桂林8月12日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正持续吸引外资关注,未来潜力巨大。
外资人士还表示,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潜力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比如市场估值具备吸引力且有上行潜力、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经济模式更具韧性、反周期的消费韧性以及趋于稳定的房地产市场等。
据悉,下一步,证监会将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具体举措包括: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稳妥有序抓好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实落地,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持续拓展资本市场跨境合作新空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