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解读

网络 2025-08-13 12:50:26
股市要闻 2025-08-13 12:50:26 阅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8月12日,财政部等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这是中央首次推出此类政策。

政策发布后,六大国有大行迅速响应,明确将按市场化原则落实贴息。其中,中行、农行、建行已确定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多家大行提醒,办理贴息不收取费用,且未委托官方渠道外的机构或个人代办,呼吁客户警惕诈骗。

哪些消费贷款能享受贴息?《实施方案》明确了范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具体涵盖两类情况:一是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二是单笔5万元及以上、用于重点领域的消费。同时规定,单笔5万元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条件的核心是要有真实消费行为。”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强调,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实实在在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的最高享受贷款的利息是500元,多笔消费可以叠加享受。

贴息利率方面,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为年化1%。

此外,《实施方案》明确了政策期限: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对于此次政策出台的原因,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旨在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该政策与此前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形成 “组合拳”。

该负责人还强调,与以往贴息政策重点支持投资端不同,此次政策从需求端发力,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中金公司银行分析师林英奇称,贷款贴息政策在保护息差的同时能够刺激贷款需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有助于扩大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需求,并且降低居民贷款成本的过程中没有增大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压力。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副总监李倩表示,消费贷贴息政策对消费者和银行影响显著。对消费者而言,直接利好体现在借贷成本大幅下降。但需注意,资金需实际用于消费,且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李倩表示,后续银行落地贴息政策需聚焦三方面:一是强化场景渗透与客户触达;二是严控风险与合规;三是优化支撑能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