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举行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中长期资金,扩大委托投资规模后,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长钱”。市场人士认为,除扩大规模外,还需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升长期资金对市场短期波动的承受能力,推动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
委托投资规模提升空间大
今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人社部数据显示,2024年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仅占累计结余的26.83%,表明委托投资资金占比较小,未来可归集并委托投资的基金规模庞大。
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稳步增长。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同比增长34.21%。专家表示,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能显著提升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供给。
加紧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延长考核周期是《实施方案》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先后落地。年金基金方面,人社部已印发相关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市场人士认为,需要加快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以及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有效解决“长钱短投”的错配问题。
加快完善“长钱长投”机制
今年以来,中央汇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出手,为股市注入流动性。4月,中央汇金出手增持ETF,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亦出台多项举措,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专家表示,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在于优化市场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回报和保护机制。下一步,需加强跨部门监管联动,构建智能化监管体系,增强中长期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任。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