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引领全球创新潮流
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这一数据凸显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报告》还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我国人工智能产品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一方面,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影响力显著提升。根据《报告》,截至今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我国人工智能产品涌现引发全球关注,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就突破3000万,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这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具体应用场景纵深渗透。《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用户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比例最高,达80.9%。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推动了产业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明显增强。从专利数量上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截至2025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这为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展创新,一批优质的国产AI产品加速出海,扩大了我国AI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未来我国要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并提出中国解决方案,致力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AI治理规则,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