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金融数据出炉,货币政策灵活把握
7月14日,人民银行披露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业内专家认为,社会融资规模比贷款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总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实施节奏和力度,业内专家认为,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把握。
M2增速回升与上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有较大关系
2025年1—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
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M2余额为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业内专家认为,M2增速回升与上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有较大关系。
展望下半年,业内资深人士指出,预计金融总量增速将保持在合理水平。
2020年以来已累计降准12次
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5月降准0.5个百分点,一次性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货币政策取向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是支持性的,力度是充足的。
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9万亿元。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实施节奏和力度,业内专家认为,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把握。
业内资深人士判断,全年信贷仍将维持合理增长,重点领域保障是有力度的。
物价总体保持低位运行,国内实体经济供需矛盾是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人民银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上半年金融数据体现了宏观政策的有效合力。
业内专家表示,物价总体保持低位运行,国内实体经济供需矛盾是主要原因。
从扩内需的角度看,业内专家指出,多项政策体现了中央促消费、扩内需的决心。
从优化供给的角度看,业内专家指出,未来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对于促进物价回升也有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