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指引》发布:科创板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网络 2025-07-15 00:20:35
股市要闻 2025-07-15 00:20:35 阅读

  7月13日,上交所制定发布了《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指引》),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即可适用。

  《指引》共13条,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范围界定、持股及独立性要求、认定、信息披露及核查要求等做出进一步要求。

  “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达到一定年限、数量、比例等因素,作为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审核注册时的参考,进一步健全了市场化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姚亚伟表示。

  识别筛选机制相对成熟

  科创板在设立之初便推出了“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选择适用该套上市标准的企业通常具有研发投入高、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等特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对科技创新领域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入股科创企业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识别筛选机制。上交所积极探索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途径,在科创板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根据《指引》,主体方面,包括私募基金、政府出资设立的基金等。投资经验方面,相关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型企业中,近5年有5家以上已在科创板上市。持股比例和期限方面,相关投资机构应当在发行人IPO申报前24个月即入股,且各自持续持有发行人3%以上的股份或不低于5亿元的投资金额。

  一位华北创投机构的投资经理表示,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的投资经验及持股比例的门槛相对较低,然而不低于5亿元的投资金额较为罕见。

  “限制突击入股的目的是绑定长期资本,进一步增强机构对企业真实价值的背书。”一位华南创投机构的投资总监表示,长远来看,此次政策落地有助于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

  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为何需要在科创板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原因在于科技型企业的需求、境外市场的成熟经验以及境内市场具有试点该制度的良好基础。

  境外成熟市场实践已有成功经验。例如,港交所上市规则有资深投资者的相关制度。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适用港股第18A章上市的公司共67家,平均每家公司拥有资深投资者3名。

  目前境内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具有良好基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10.96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3.41万亿元。

  在姚亚伟看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能够借助顶级风投、产业基金等专业机构的眼光,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鼓励发行人自主认定

  此次《指引》先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申报企业开展试点,鼓励发行人自主认定并充分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

  进一步看,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主体包括私募基金、政府出资设立的基金等。有业内人士介绍,在实践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链核心企业,即产业投资者,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技术有着透彻的研究和理解。同时,具备较大管理资产规模、较为丰富的投资经验的私募基金等财务投资者,拥有较强的行业洞察力。通过参考专业机构对前沿科技的研究、专业判断和投入,可以帮助交易所和投资者对企业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做出更好的判断。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该制度的作用不仅限于筛选、识别与背书,还在于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明确,上交所在发行上市审核中,将发行人披露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相关事项作为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市场认可度和成长性要求的参考因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