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唐半导体科创板上市 国产半导体产业迎上市潮
7月8日,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屹唐”)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8.45元/股,开盘后大涨超200%,市值一度突破770亿元。截至收盘,屹唐股价上涨174.56%,市值达685.69亿元。不过冲高后也有所回落,截至7月9日收盘,屹唐股价报收20.96元/股,同比下降9.66%。
9年前,在北京亦庄国投的支持下,半导体资深人士陆郝安博士带领屹唐开启了半导体设备跨国并购的征程,如今公司已成为半导体设备赛道的“隐形冠军”。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近期国内半导体企业纷纷上市,除屹唐外,长鑫存储、紫光展锐等近期有超过10家国内半导体企业纷纷开启上市进程,国产半导体产业迎来上市潮。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高端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需求愈发迫切,半导体企业则借助上市,补充资金,加速发展。
今年以来北京地区最大IPO
据悉,此次IPO,屹唐以24.97亿元募资额位列北京地区第一,成为今年以来北京地区最大的IPO。
屹唐的故事,始于9年前的一场并购案。2016年5月,屹唐盛龙以约3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硅谷的半导体设备公司Mattson Technology(MTI),填补了国内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空白。
并购完成后,陆郝安临危受命,重新赢得客户信任。2018年,屹唐的北京亦庄工厂建成,产品成功进入台积电、三星等巨头的高端产线,成为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
如今,屹唐形成全球布局,并在三大核心设备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招股书显示,屹唐是一家面向全球经营的半导体设备公司,2023年,屹唐半导体的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二。
屹唐的客户队伍庞大,台积电、三星等都是公司客户,收入和利润增长较稳健。2022年至2024年,屹唐半导体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63亿元、39.31亿元和46.33亿元。
站稳国际市场后,屹唐开启了上市进程,最终于今年7月8日登陆科创板。
“而屹唐IPO几经周折,最终成功登陆科创板,既有半导体产业IPO发行审核加快的因素,也有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的因素。”半导体行业人士张林浩表示。
半导体上市潮背后
近年来,AI、5G等成为推动半导体需求增长的新动力,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而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卖铲人”,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
一边是长期向好的半导体行业形势,一边是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国产半导体产业迎来上市热潮。
7月7日,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7月1日,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的IPO同日获得受理;6月27日,紫光展锐启动了A股上市进程。
6月13日,上海超硅半导体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此外,兆易创新、豪威集团都已公告将赴港上市;纳芯微等递交赴港上市申请,还有粤芯半导体等企业开启了上市进程。
记者注意到,2022年有45家半导体企业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2023年则下降至29家,2024年仅有8家。
在张林浩看来,前几年,很多半导体企业业绩承压,加上IPO审核趋严,很多半导体企业都主动收回了申请。
“而在政策引导和国产替代大背景下,通过IPO收获资金、市场的支持成为优选。”张林浩说。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半导体企业的不断前行正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奋力突围的最佳写照。
张林浩表示,目前开启IPO进程和成功IPO的半导体企业,大多是所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成功IPO后,这些企业将成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的中坚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