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贷款中介抬头 多家银行发声抵制
近期,不法贷款中介活动有所抬头。这些中介将目光瞄向急需资金和希望获得低息贷款的消费者群体,假借银行内部人员名义或谎称与银行有合作,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并从中抽取高额中介费用,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会增加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甚至会让消费者遭遇金融诈骗。
此外,不法贷款中介还通过伪造经营资料和各类证明材料,帮助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或自然人获得贷款资质、提高授信额度、骗取银行贷款。7月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内江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声明称,未与任何贷款中介开展合作。也有银行直接对不法贷款中介“宣战”,称消费者遇到可疑中介冒用银行名义开展活动,或发现该行员工与不法中介勾结等行为,请立即向该行举报,也可直接向金融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
不法贷款中介活动抬头
经营服装店的小吴因资金周转不开,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时,被不法中介以“极速放贷”为由,诱导支付“保证金”和“刷流水费”,最终未收到放款。
小吴的经历并非个例。近期,深圳、上海等地金融监管部门表示,发现部分消费者通过不规范的第三方等中间渠道申请资金贷款,被收取高额息费,甚至遭遇诈骗,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记者采访多家不法贷款中介时,多位中介人士表示,若借款人的资质不好,可根据客户需求以及银行贷款要求进行“包装”,本质上,这是通过伪造转账流水、设立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贷款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
多家银行发声抵制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联席执行主任裴虹博表示,贷款中介的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金融法律法规,还可能对银行和客户造成严重的风险。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及银行近期发布关于提醒消费者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
7月11日,内江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从未与任何非法贷款中介机构开展合作。7月10日,上海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以本行名义宣称可提供‘快速放贷’‘降低利率’等服务的,均属欺诈行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