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凸显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一资本市场“稳定器”正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据统计,自去年10月创设以来,截至7月6日,已有639家(剔除重复)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总金额达1450.96亿元,其中回购贷款946.97亿元,增持贷款503.99亿元。今年上半年合计有418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为910.84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自去年10月创设以来,对资本市场稳定、提振市场信心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4年10月,相关部门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
今年5月,央行宣布将相关工具总额度合并使用,并将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至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同时将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此举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利用该工具的门槛和成本。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密集宣布获得再贷款支持。中国化学控股股东获得工行5.4亿元增持融资承诺;京东方A获得建行18亿元股票回购专项贷款等。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回购增持再贷款为资本市场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释放了积极信号,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
从企业类型来看,获得回购增持贷款的企业涵盖了A股各类型上市公司,其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合计有410家,占比64.16%;国有企业181家,占比28.33%。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表示,超六成民企参与,彰显出政策的普惠魅力。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能够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从回购增持贷款额度看,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最高的是东方盛虹,达37亿元;牧原股份、荣盛石化位居二、三名,分别为25亿元、18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成功突破3400点整数关。在今年4月7日,A股市场大跌之际,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家央企拟使用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达1800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