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趋严:75家公司终止审核,券商保荐人受重罚
尽管上半年IPO受理家数明显增加,但监管层对于IPO的审核依然严格。根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已有75家IPO公司被终止审核(包括撤回、终止注册),其中部分企业在过会或提交注册后还是终止了上市进程。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IPO整体仍将延续严监管态势。
7月4日晚,因广东顺德农商行及其保荐人提交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发行上市审核。
根据记者梳理,今年被终止审核的公司中有超过20家此前已过会。如创业板IPO企业中集天达2023年5月26日通过上市委审核,但在今年3月27日终止。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多家公司终止注册,包括美科股份、数智交院等。数智交院的IPO历程长达三年,自2021年12月24日申请获受理,2022年10月19日过会,2023年5月26日提交注册,最终未能完成注册。
还有公司因注册批文到期IPO告吹。6月26日,凯普林IPO注册批文失效,成为今年首家因批文失效致上市进程终止的企业。
根据记者梳理,被终止审核的公司此前绝大多数都被交易所问询过。从交易所问询的情况来看,业绩稳定性、募投合理性、财务数据真实性、股权变动、关联交易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有多家券商保荐人因IPO项目违规被监管重罚。5月23日,国泰君安(原文“国泰海通”疑似错误,已更正)因在中鼎恒盛IPO项目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被深交所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深交所指出,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审核判断,反映出保荐机构未严格执行执业标准。除对国泰君安通报批评外,保荐代表人贾超、陈金科被暂停签字资格半年,涉及项目在5月23日至11月22日期间不予受理。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经有6名保荐代表人因IPO项目的保荐不力被叫停了保荐资格。
2月底,国元证券的保荐代表人徐明、马志涛因安芯电子IPO的违规被叫停保荐资格6个月。
3月,申万宏源的保荐代表人吴杏辉、雷晨予也紧接着被上交所处以6个月内不接受其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
对于终止IPO审核,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称,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出于战略调整或其他内部考量,主动撤回了IPO申请;二是部分企业、中介机构因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而影响了IPO进程;三是由于在申报过程中被问询出一些较大的问题,企业和保荐人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