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券商罚单达164张 监管高压态势持续
证券业监管高压态势未减。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监管针对券商及其从业人员开出的罚单高达164张,波及64家券商,其中被罚从业人员多达138人。
引人注目的是,“个人+机构”的双罚制近乎标配,对同一违规事项实施“三级追责”(当事人、分支机构、上级公司)的案例亦开始出现,惩戒力度持续加码。
投行保荐业务、违规炒股、投顾业务三大领域成违规高发区,保荐业务违规罚单有49张,占券商罚单总量的29.88%,该业务为违规重灾区;违规炒股相关罚单超过22张,部分从业人员利用管理权限实施内幕交易;投顾业务违规罚单超14张,投顾业务合规化运营亟待强化。
上述三类违规反映出证监会“强监管、零容忍”的政策延续性,尤其对投行业务全流程、人员执业行为、适当性管理等领域保持高压态势。
违规罚单波及64家券商
易董数据统计显示,中信证券有7张罚单;2家券商各有6张罚单在身,分别是华安证券与平安证券;8家券商各有4张罚单,分别是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华西证券、五矿证券、民生证券、东北证券、浙商证券、国泰海通。
13家券商各有3张罚单,分别是国投证券、中银证券、东兴证券、国信证券、申港证券、国盛证券、天风证券、国元证券、中信建投、中天证券、开源证券、渤海证券、华英证券。
16家券商各有2张罚单,分别是金圆统一、江海证券、中泰证券、中航证券、粤开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华兴证券、华林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承销保荐、中金公司、华龙证券、广发证券、国都证券、万和证券、华源证券。
23家券商各有1张罚单,包括长江证券、国联民生、华创证券、华泰证券、太平洋、华鑫证券、华福证券、中金财富、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德邦证券、国金证券、银泰证券、国海证券、西南证券、麦高证券、兴业证券、第一创业、招商证券、东吴证券、湘财证券、中邮证券、华泰联合、宏信证券。
138名从业人员遭罚
部分券商罚单之所以较多,与监管对个人与机构“双罚”,甚至“三罚”,即三级追责,违规当事人、所属分支机构以及上级公司。
上述罚单中,65家券商或分支机构直接遭罚,违规遭罚个人多达138人。
此外,从罚单处理人来看,证监会出具罚单19张,深交所出具罚单16张,浙江证监局出具罚单15张,安徽证监局出具罚单14张,深圳证监局与上交所均出具罚单11张,上海证监局出具罚单10张,北京证监局出具罚单8张,江苏证监局出具罚单7张,湖北证监局与中证协均出具罚单5张,江西、广东、重庆三地证监局均出具罚单3张,厦门、黑龙江、吉林、海南、河北、四川、陕西、辽宁、山东均出具罚单3张,福建、湖南、广西、天津、甘肃、山西六地证监局,以及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分别出具罚单1张。
保荐投行罚单占比超三成
就违规类型来看,投行业务违规比例较高,相关罚单多达51张,占比为31.1%,涉及保荐(49张)、持续督导等细分业务;违规炒股罚单有22张,投顾违规罚单有14张。
值得关注的是,投顾罚单显著增多,违规细分类型包括:未签协议提供投资建议,推广、客户回访环节记录留存不完整,直播过程中存在涉及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协议到期后仍提供投资建议,以及无证展业等。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罚单超过5张,营销违规、违规承诺保本收益、提供测评答案、私下接受投资者违规买卖证券等罚单均超过4张。
其他违规行为还包括飞单、合规管理不到位、第三方招揽客户、违规操作客户账户、无证展业、私募基金托管、变相融资、返还佣金或奖金、私自销售私募产品、财务顾问违规、不当营销,以及违规为客户之间的融资提供便利等。
值得注意的是,若证券从业人员在所属公司管理级别较高,往往在违规炒股的同时,涉嫌内幕交易,利用较高管理权限知晓内幕信息。
就处罚类型来看,出具警示函、书面警示是处罚主要类型,有103张罚单,责令改正类罚单有20张,监管谈话与行政处罚均有11张,通报批评有8张,暂不受理业务申请有3张,暂停执业有2张,约见谈话、警告处分、暂停办理业务、公开谴责、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市场禁入与行政处罚,以上罚单各有1张。
分类评价新规强化“综合惩戒”
为了强化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综合惩戒,更好落实"打大打恶"的要求,证监会近日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释放强烈信号。
一是,将下调评级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为在实践中对重大恶性案件下调公司评价结果预留空间。
二是,按照"过罚相当"的原则,适当提高了"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进一步强化"资格罚"自律管理手段的制度震慑。
三是,适当优化了行政处罚扣分分值,使其分值梯度与其他扣分项和加分项保持总体均衡。
通过以上修改,有利于充分有效运用自律管理措施、行政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和下调评级等多种监管手段,从严打击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也有利于促进分类评价结果更好反映公司合规风控和功能发挥的整体情况。
上半年券商罚单全景图清晰勾勒出监管“强监管、零容忍”的持续脉络,尤其对投行全链条、人员执业操守、适当性管理等核心领域保持高压。伴随分类评价新规对“资格罚”和综合惩戒的强化,证券业合规成本将持续攀升,机构风控能力面临更严峻考验。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