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从速度到质量的转型之路

网络 2025-06-30 22:20:31
股市要闻 2025-06-30 22:20:31 阅读

  中国速度,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亮眼名片。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21年开始突飞猛进,每年都有百万辆左右的增量。2021年出口量超200万辆;2022年突破300万辆,超越德国;2023年达49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2024年为58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

  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中国汽车出口也遭遇了一些挑战。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的出口关税层层加码;俄罗斯收紧进口车政策;泰国市场补贴政策也在收紧。

  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今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249万辆,同比增长7.9%,增长速度较前几年已有放缓。

  中国汽车出海已然迈入深水区,正在从“产品出海”的1.0时代全面转型至“品牌出海”的2.0时代。汽车产业全球合作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汽车在海外销售的壁垒在不断增加。

  过去中国传统汽车出海路径已遇到更大的市场壁垒的限制。中国汽车是时候重新思考出海的路径以及“快慢之道”。

  首先,从“狩猎”到“耕作”,中国汽车出海急需“种田者思维”。车企应改变此前“速度优先”的战略,在本土化方面,要精耕细作。

  近日,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表示,出海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产品卖到海外,第二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即全链条的本土化。

  中国车企出海需保持“敬畏心”,本质是建立对海外市场复杂性、文化差异及长期竞争规则的深刻认知。

  其次,中国车企出海时要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坚持与当地产业共赢共享的理念,不断加强与当地企业和供应链的合资合作,寻找出海新路径。

  对于中国车企如何更好地布局全球化,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副主任Pitchayapat Benjasiriroj(伍开河)建议做好“三个融合”。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也称,中国车企全球化新路径一是中国车型+供应链连接世界汽车产业;新路径二是中国汽车配件+服务体系连接世界市场。

  最后,中国车企要警惕“内卷外溢”,不要“内仗外打”。中国汽车在海外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所以,中国汽车出海时应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形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

  德系车在全球化道路上已经走了很久,其中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中国车企学习。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