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高管变阵潮:超23家上市银行人事调整
银行高管团队继续“变阵”,年内超半数上市银行出现重要人事变动。
6月26日,建设银行的干部杨军跨行出任中行党委委员,将补位中行副行长。2025年银行业再次迎来高管变阵潮,截至6月29日,已有超23家上市银行发生重要人事调整。
国有大行成为本轮调整的核心阵地,股份制银行调整凸显业务转型导向,城商行与农商行则呈现明显的代际更替特征。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银行业高管变动频率提升,与银行数字化转型和内部经营变革提速有关。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本轮高管调整是银行业业绩、数字化和监管要求三重压力下的战略响应。
5家国有大行年内高管“换血”,人才跨行交流频繁
六大国有行年内已有5家发生高管团队“换血”,中国银行成为变动最频繁的机构之一。
即将履新中国银行副行长的杨军,其职业生涯跨越建设银行多条业务线,此番调任或为中行资管业务注入新动能。
从中国银行最新管理架构来看,随着杨军的到任,该行管理架构将形成“一正三副”的格局。
其他国有大行同样动作频频,农业银行年内迎来三位“70后”副行长,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也进行了高管调整。
7家股份行11家城农商行高管变动,紧跟战略调整步伐
除国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等上市银行今年的高管调整亦颇为频繁。
股份制银行的人事变动很大程度上直接体现业务转型导向,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相继完成人事变动。
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的高管调整更突出代际更替特征,兰州银行、贵阳银行等中小银行管理层年轻化趋势显著。
然而,部分银行的调整也折射出业务转型期的治理挑战,杭州银行、宜宾银行等中小银行在资本运作关键期面临治理稳定性压力。
“不同类型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人才策略,可以更好的相互交流经验,推进银行特色化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