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最新调研股名单出炉 涉及14个行业
昨日基金共对25家公司进行调研,扎堆调研恒辉安防、东方通、海光信息等。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3月6日共34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25家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10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5家。恒辉安防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26家;东方通、海光信息等分别获20家、13家基金集体调研。

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正在被打通 公募基金热议“科技时刻”
两会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回应了引导金融培育新质生产力、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市场重点关心的话题。3月6日下午,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多渠道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

AI医疗板块也挑行情大梁 多只主题基金显现优势 基金经理们如何看这波投资机会?
AI热潮之下,AI医疗概念也在升温。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场景在扩张,AI赋能创新药研发的效果也备受期待。除AI赋能外,估值较低、资金流入等因素也共同带动医药板块上涨,多只主题基金也实现净值反弹。今年以来,多只主题基金涨幅超20%。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AI赋能不断深入,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迷你基”也限购!什么情况?
3月6日,中航远见领航公告,暂停本基金A类和C类份额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高于50万元的申购。作为一只去年末规模仅有不到2000万元的基金,当前行情似乎正应该“冲规模”而不是“闭门谢客”。

关于未来投资机会 千亿私募景林发声
近期A股、港股市场震荡走强,头部私募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机会更趋乐观。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千亿私募景林资产管理合伙人、基金经理高云程日前在一场内部沟通会上表示,我国经济在历经数年的转型之后,已经在以智能制造为新增长点的发展模式下,开启了新的增长周期。制造业将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景林资产的资产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是国内头部私募机构。

2月基金发行规模环比下降 单只基金平均发行份额大增
2月基金发行市场已经落幕。整体来看,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2月份基金发行数量、规模环比下降,但单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却明显上升,显示出基金发行市场的较强活力。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2月28日,2月新成立基金总数达55只,发行份额合计657.86亿份,单只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为11.96亿份。

权益类发起式基金频落地 公募机构竞相布局细分赛道
进入2025年,权益类发起式基金的发行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成为公募基金市场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年内已有26家公募机构新成立36只发起式基金。其中,属于权益类发起式基金的共有31只,发行总规模超18亿元,相比2024年和2023年同期,增长明显。业内人士表示,这表明公募机构正加速布局权益市场,通过发起式基金“自掏腰包”抢抓投资机会。

吴清发声!入市长钱明显增多 公私募基金将迎来这些变化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重磅发声!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以下简称“记者会”)上,吴清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几大成效进行明确,并透露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将进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比重。此外,吴清也提到,将不断完善私募和创投基金监管制度规则。

对A股市场调研热度持续升温 公募基金聚焦“科技+医疗”赛道
近期,公募基金对A股市场的调研热度持续升温,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高成长性赛道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其中,与科技相关的受益细分行业、AI技术层面的应用以及相关业务发展情况是机构调研追踪的重点问题。业内人士分析称,科技创新是本轮行情的主线,并已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验证,3月份仍有望成为主线。聚焦四大高景气行业公募基金对A股公司的调研活动大幅增加。

12只权益ETF认购户数过万 个人投资者抢购科创主题ETF
2025年刚过两个月,权益ETF市场便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年内已有12只新成立的权益ETF有效认购户数均突破1万户。其中,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鹏华科创板综合ETF、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等8只权益类ETF的个人持有比例超90%,成为个人投资者的“心头好”,甚至出现近乎个人投资者“包揽”的现象。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