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今日收评 | 标普消费ETF涨超9%,影视ETF涨超2%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指盘中一度创出年内新高。从板块来看,算力概念股再度走强,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有色金属等周期股展开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标普消费ETF涨超9%,影视ETF涨超2%。有券商表示,行业供给端逐渐恢复,影片数量呈较好的增长趋势,经过不断的修复与调整,头部公司业绩逐渐修复。

重要信号!新基金密集提前结募 这类产品成“新宠”
近日,基金新发市场提前结募不断,投资者入市热情明显升温,资金加速进场,传递出市场回暖的积极信号。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本轮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种类丰富,既包括风险偏好相对稳健的债券型产品,也有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的指数型和主动权益基金。这种多样化的产品布局,凸显了投资者当前稳中求进的心态,市场情绪正从谨慎观望转向积极参与。

年内60余只基金发生大额赎回 八成为债基 债市震荡赎回压力增大 长期可有机会?
债市震荡之际,债券基金面临的赎回压力也在增加。今年以来,已有60余只基金发生大额赎回,其中八成为债券型基金。近期,资金面持续偏紧、股债跷跷板效应、宽松政策预期降温等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震荡,也使得债券基金赎回压力增加。不过,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债基的赎回压力整体可控,“碎蛋”之后依然有许多投资者会选择继续持有,耐心等待净值修复。

公募QDII正在逃离美股!美股QDII秒变港股QDII
美股市场下跌之际,公募QDII正积极调整策略,通过减持美股并增持港股,实现产品风格的转变。中国资产从估值洼地开启的强势反弹,以及美国股票高估值风险的加速暴露,正引发公募QDII在美国与中国股票仓位上加速换仓,尤其是那些持有美股仓位比例较高的QDII。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由于两地市场走势分化,业绩排名压力促使更多QDII资金回流中国市场。

公募基金南下举牌 机构对港股后市保持乐观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资金南下热潮,公募基金持续加仓港股优质标的,频现举牌现象。展望后市,机构对港股仍保持乐观,认为政策支持和估值优势将吸引更多内地资金流入,看好港股生态重塑和估值重估,科技、新消费和创新药等板块值得关注。公募持续增持港股近期,基金公司南下加仓港股的热情高涨,举牌现象频现。

社保基金现身12股股东名单 政策引导耐心资本践行“长钱长投”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社保基金最新重仓股浮出水面。截至3月11日,社保基金共现身1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这些公司普遍具有业绩良好、高比例现金分红等特征。中国证监会表示正积极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社保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代表,其长钱长投的特征将更突出。

看好资本市场发展 公募增资自购双管齐下
3月11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苏新基金本次增资拟采取现有股东同比例现金增资方式,合计增资1.5亿元。苏州银行拟参与苏新基金增资涉及的总金额为8400万元。同日,弘毅远方基金也宣布增加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今年以来,红土创新基金、湘财基金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上海证券报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宣布增加注册资本金的公司主要是中小公募。

险资扩张另类投资版图 公募REITs成“稳收益”新阵地
“作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另类投资资产管理平台,国寿投资发挥另类投资优势,积极参与公募REITs战略配售,目前整个中国人寿集团系统已参与23只公募REITs的战略配售,项目业态涵盖商业地产、保租房、新能源、高速公路、工业厂房、产业园等,约占保险行业公募REITs投资规模的近10%。”国寿投资不动产投资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绩排名压力显现 QDII基金削减美股仓位
中国资产从估值洼地开启的强势反弹以及美股高估值风险的加速暴露,正引发公募QDII基金在美股与中国股票仓位上加速切换,尤其是那些持有美股仓位比例较高的QDII基金。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面临业绩排名压力的QDII基金纷纷将仓位移至中国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1日,QDII基金业绩前20强几乎全部为港股基金,而业绩排名倒数产品中,则大部分指向美股主题基金。
债市再掀剧烈回调!市场人士直言 “心态有点崩” 债牛结束了吗?
3月11日,债市持续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连续两日上行,累计幅度已达8bp;国债期货大幅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05%。面对债市的持续调整,不少市场人士直言“心态有点崩”。不过,专业投资者却显得比较“淡定”。债券基金经理认为,近期债市调整是多重短期因素共振导致的。面对剧烈调整,基金经理积极应对,有的调整投资组合久期,有的积极寻找波段操作机会。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