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FII持仓动向显现 大摩、小摩等去年四季度疯狂买A股 部分操作也玩“快闪”
当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的阿布达比投资局增持A股、当大摩、小摩等国际金融巨头在悄然布局科技赛道……看似零星的资本涟漪下,一场外资重估中国价值的暗涌正在形成。随着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启动,QFII持仓明细作为观察外资动向的“温度计”,其最新披露情况恰似掀开了国际资本在中国市场的神秘底牌。

上市公司公告“剧透”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主要加仓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等板块
柳军、庞亚平、葛兰、冯明远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动作,在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及相关公告中露出“蛛丝马迹”。据记者梳理,公募机构加仓的方向,主要聚焦AI(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等板块。AI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获得公募机构等“专业买手”青睐。

这类基金“闪电”结募 谁在“扫货”?
3月份以来,多只摊余成本法债基宣布重启运作,并开放申赎,部分债基重启申购后“闪电”结募。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以来,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多只债基短期业绩告负,无惧市场波动的摊余成本法债基重获关注。很多理财子公司开始积极申购摊余成本法债基,目前机构投资者对摊余成本法债基的需求非常旺盛。

去年四季度买入中移动、恒瑞医药 银华基金李晓星:消费股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基本面的预期回暖,叠加债券市场收益率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我们判断权益市场2025年或将迎来更多的资金青睐。”3月28日,银华基金李晓星在2024年四季报中称,展望2025年,市场关注的重点是综合考虑内生动能、外部冲击和政策应对,名义增长能否回升。

基金周报:计算机板块大跌 重仓基金回撤明显
3月21日至27日,三大股指均出现回撤,创业板指以2.50%的跌幅垫底,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分别回撤1.94%、1.03%。同时,恒生指数也回撤2.65%。从基金表现来看,数据显示,剔除新成立的基金,权益类基金(仅计A类份额,下同)平均收益率为-1.57%,有328只基金跌幅超过5%。

科创指数基金扎堆获批 硬科技赛道迎来资本活水
科创主题基金队列又迎来新成员。3月27日,博时、富国、华商、大成、天弘、博道、国联、中欧、长城、国投瑞银等14家基金公司上报的科创综指相关基金产品同时拿到监管批文。在此之前,14只科创综指ETF相继成立;11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3只科创综合价格ETF联接基金在3月11日获得核准。

ETF今日收评 | 新经济ETF涨超6% 黄金相关ETF涨约2%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从板块来看,黄金股逆势大涨,AI应用股展开反弹,大金融股盘中异动。下跌方面,化工股集体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新经济ETF涨超6%,黄金相关ETF涨约2%。新经济ETF今日二级市场价格创近3年新高,成交额54.7亿元,换手率达1554.59%。

重回32万亿大关!资金却“逢高减持”?
3月27日,中基协披露数据: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2.23万亿元,受益于A股行情的升温,在权益类产品的带动下,公募基金规模重回32万亿元之上。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在行情回温期间,不少资金趁势减持以求落袋为安。以ETF份额数据为例,2月内净值上涨幅度最为可观的产品,如多只恒生ETF、恒生科技ETF以及半导体芯片ETF成为了资金逢高净赎回的“重灾区”。

ETF偏好生变!资金青睐港股资产
进入3月,ETF市场的投资偏好发生明显转变。资金开始从以沪深300、创业板等传统宽基ETF为代表的内地市场产品中撤离,转而流入跨境ETF、主题ETF和行业ETF,尤其聚焦于港股市场。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投资者对港股科技板块的高度关注是本轮ETF资金流向变化的核心特征。以港股科技ETF为代表的跨境ETF规模显著增加,投资者“越跌越买”,加码龙头中概科技企业。

养老金、社保基金加仓股名单出炉!
新股提示:N开发今日上市,泰鸿万立可申购N开发(920029)今日在北交所上市,开盘价73.50元,上涨141.94%。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今日有一只新股可申购,即沪市主板的泰鸿万立,公司此次发行总数为851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2723.20万股,申购代码732210,申购价格8.60元,发行市盈率为18.60倍。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