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创新高!这一市场 部分资金“落袋为安”!
近期,在权益市场持续震荡攀升的过程中,中证转债指数也不断刷新本轮行情高点。在转债市场大涨中,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记者观察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以及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的流通份额发现,这两只ETF基金的流通份额近两周持续减少,净流出资金超10亿元。转债指数接连创新高在权益市场成交突破2万亿元的带动下,转债市场近期的交投活跃度也明显提升。

重磅信号!上一次是5178点大牛市!
27日,在港股下跌的背景下,A股午后拉升,沪指顽强收红,表现依然坚挺。(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5/2/27,不作投资推荐)市场热度不减,两市成交额再度突破2万亿。盘面上,蜜雪冰城港股上市引发抢购潮,带动消费板块领涨,食品饮料、商业百货、白酒等涨幅居前,通信、光伏、传媒等板块回调。

ETF今日收评 | 食品ETF、港股汽车ETF涨超3% 云计算相关ETF跌逾3%
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从板块来看,大消费股集体走强,乳业、零售、食品等方向领涨,券商股尾盘再度拉升,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活跃。下跌方面,算力概念股集体调整。ETF涨跌幅方面,食品ETF、港股汽车ETF涨超3%。有券商表示,餐饮供应链和休闲食品行业政策面和资金面显著改善,终端需求有望逐季回暖,建议关注业绩韧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具备改善逻辑的标的。

2025年以来公募分红同比增长逾1倍 债券相关基金成分红主力
基金分红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同时控制管理规模。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尤其是债券型基金,开启了“大分红”模式。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6日,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分红921次,分红金额达359.72亿元,与去年同期对比,今年以来分红次数和分红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4.10%和103.62%。其中,债券型基金成分红主力。


又一新秀ETF走红 似红利但非红利 自由现金流指数为何引基金公司纷纷布局?
自由现金流指数相关产品获得基金公司频频布局。2月26日,永赢、易方达、嘉实和银华上报了国证自由现金流ETF。这也是继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之后,第二批国证自由现金流ETF上报。据悉,这4只国证自由现金流ETF未来获批发行后将在深交所上市。就在前一天,2月25日,摩根资产管理、华宝基金上报了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两只ETF跟踪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等待获批。

私募仓位 历史新高!科技与红利板块受青睐
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进攻不断。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攀升至77%以上,连续三周上涨,继2月7日之后再创今年以来的新高,今年以来仓位指数更是大幅提升超7个百分点。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强大的科技发展潜力与创新活力正受到全球资金的关注,叠加稳增长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2025年资本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债市持续下跌!机构:短期调整或不改中长期趋势
近期,债市调整显著,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71%,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至1.91%,相比2月5日均有明显上行。受债市调整影响,近一周来,纯债基金最高跌幅超2%,80余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净值跌超1%,多只短债基金净值涨幅为负。多因素导致债市短期调整流动性偏紧,是当前债市回调的直接因素。

科技股短期过热警报徐徐拉响 基金经理徘徊在“卖飞”与“踏空”边缘
经过一轮快速而猛烈的上涨后,科技股行情来到了“踏空者煎熬、获利者纠结”的阶段。有科技主题基金经理在减仓后看着股票继续上扬,虽收益不菲但难掩遗憾;也有基金经理在“错过”之后表示,要“让子弹再飞一会”。从成交额、换手率、资金流向等数据来看,短期科技股行情过热带来了回调的风险,不过,在众多机构投资者看来,科技股行情以年为单位展开,中国资产重估的叙事刚刚拉开帷幕。

权益类基金频现“一日售罄”
随着A股市场的估值修复,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数据显示,2月以来,权益类基金的募集金额为去年2月的8倍,且部分基金仅发售一日便结束募集并火速建仓。业内人士认为,这波科技主导的行情提振了资金的风险偏好,公募基金的入场积极性提升,投资者布局权益资产的信心也显著增加。为捕捉入场时机,2月以来,已有多只发起式基金在满足1000万元成立门槛后,立刻结束募集。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