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好A股配置价值 长线资金积极行动 持仓市值已超过6000亿元
A股优质资产正在被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等长线资金持续加码,截至一季度末持仓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元。从最近一个月来的调研情况看,外资机构频频出动,密集调研上市公司。从机构观点看,当前权益资产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有较多投资机会可以挖掘。长线资金密集调研进入二季度以来,在市场波动行情中,长线资金持续加码。

政策驰援下投资信心回升 “专业买手”加仓权益类基金
在外部扰动影响降低、国内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热情不减。作为基金的“专业买手”,权益类基金投顾也不断加仓权益类基金,并在近期提升了“发车”金额。多只投顾组合提高“发车”金额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负责人介绍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银行板块韧性足 基金经理连续加仓
A股市场震荡调整之际,银行板块再度展现强劲韧性。5月9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下探,而银行股却逆市飘红,中证银行指数已连续3个交易日上行,多只概念股股价也逼近历史最高点。成都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等多股亦创历史新高,重庆银行、青岛银行等则创多年新高。在银行股表现亮眼的带动下,多只银行ETF同样逆市上涨,华宝中证银行ETF上涨1.35%,盘中创历史新高。

QDII基金选股标准放宽 重仓“新面孔”估值不便宜
尽管公募QDII基金在港股和美股的选股极为苛刻,但随着市场流动性出现重大变化以及中国资产价格在全球的上涨趋势,QDII基金对新覆盖的品种的盈利与估值门槛有所降低,这可能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正在逐步提升。QDII选股估值容忍度提升在基金重仓股泡泡玛特火爆资本市场之后,对标乐高、泡泡玛特的儿童积木第一股布鲁可,也开始进入基金经理的投资视野。

“险资系”私募最新持仓动向曝光 持续加码红利板块
备受市场关注的“险资系”私募,最新动向于近期曝光。上市公司披露完毕的一季报显示,我国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鸿鹄志远”),现身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即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以及中国电信。

871亿元!基金开年“红包”派发加速 这类产品撑起分红大盘
截至5月7日,公募基金年内累计分红已突破870亿元。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以红利发放日为口径,2025年以来基金合计派发871亿元“红包”,部分基金公司分红力度显著,单只基金最高分红金额达26.8亿元,最高分红比例达20%。从结构看,债券型基金在分红基金中占比高达82%,而权益类被动指数基金的分红数量和金额也呈现增长趋势。
崩盘、重挫!股市大波动 巴菲特为何不惧?
如何才能不被股市波动所伤害?过去三个月,道琼斯指数收出月线三连阴,跌超3800点。然而,巴菲特对此极为淡定,他在伯克希尔2025年股东大会上表示过去三个月的跌幅“不值一提”。这种心态一方面是因为巴菲特见多识广,经历过1973—1975年股灾、1987年股市大崩盘、2008年次贷危机等多次股灾,但这些大波动均不能对其投资造成实质性损害。另一方面,则因为巴菲特深谙投资的本质。

公募基金迎里程碑式改革 多家头部机构发声
公募基金行业又迎来一次里程碑式变革。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对新设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大力推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推动行业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同时,《方案》要求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加强对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
私募再掀调研热 这两大行业是“香饽饽”!私募:股市处在质变的前夜
4月,A股虽然遭遇“对等关税”的冲击,不少股票回撤明显,但私募机构们的调研热情不减,部分个股更是被机构扎堆调研。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4月共有1189家私募证券管理人调研了639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达7647次,较3月增长达117.68%。其中,电子和医药生物最受青睐;有2只个股被调研的频次超过100次,是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你恐慌我贪婪!逾百亿资金借道ETF落袋为安 机构却在疯抢这个板块 多只相关ETF份额齐创新高
本周股指涨跌互现,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出约130亿元。行业主题上看,芯片、人工智能相关ETF被资金看好,而创新药、消费相关ETF被资金抛售。逾百亿元资金借道ETF离场本周沪深两市成交5.29万亿元,其中沪市成交2.11万亿元,深市成交3.18万亿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