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多亿元 抄底资金来了
【导读】周一股票ETF资金净流入超40亿元5月27日(本周二),A股走弱。部分资金逢低入场,股票ETF当日资金净流入超40亿元,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等宽基ETF净流入靠前;港股互联网、港股医疗、半导体芯片等行业ETF净流出较多。5月以来,股票ETF已有多个交易日呈现资金净流出,合计“失血”近650亿元。

新消费 火了!基金经理最新解读
【导读】新消费概念火热,基金经理谈投资机遇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孙晓辉今年以来,围绕情绪价值、悦己消费等方面的讨论明显增多。资本市场上,潮玩IP、谷子经济、黄金首饰、医美等新消费持续火热,相关公司股价表现抢眼,诞生了多个十倍股,吸足了市场眼球。截至5月26日,新消费指数(995013)年内累计涨幅达15.79%,表现远优于消费指数(801273)。

16只浮费基金今日鸣锣开售 业绩基准各有明确 首日战况拭目以待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有16只今日开启发行,包括汇添富、广发、平安、南方、宏利、银华、博时、易方达、中欧、交银施罗德、东方红、富国、嘉实、天弘、华安以及华夏等16家基金公司率先出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即日起,可以通过银行、券商以及互联网平台认购相关产品。

浮动费率基金来了 有必要抛“旧基”买“新基”吗?
在公募基金收费改革的大背景下,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在5月27日开启发行。“浮动费率基金”的特点就是将管理费和业绩直接挂钩。对于这个新鲜事物,很多投资者跃跃欲试,甚至计划抛“旧基”买“新基”。

潜龙出渊待飞天 绩优基金经理把脉创新药板块后市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抢眼,截至5月23日,多只相关主题基金年内回报超过4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净值涨幅更是超过60%。哪些因素推动创新药板块大涨?创新药板块接下来将如何演绎?上海证券报记者邀请了三位聚焦创新药领域投资的基金经理——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鹏华医药科技股票基金经理金笑非,请他们谈谈如何把握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公募青睐可转债 部分债基“马蹄疾”
今年以来,A股整体走势一般,上证指数、深成指、沪深300等主要指数均下跌。不过,可转债市场走势较强,中证转债指数今年至今上涨逾3%,明显跑赢A股主要指数。作为兼具债性和股性的资产,在今年震荡的行情中,可转债受到公募基金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今年至今共有10只债券型基金(A类份额)净值上涨超过7%。

百亿私募大动作 成立AI公司!与高校合作撰写涉及大模型论文
百亿量化私募,纷纷加入人工智能(AI)“军备竞赛”。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沪上百亿量化私募念空科技成立了上海全频思维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全频思维,英文简称AllMind),探索AI的前沿课题。该公司还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撰写论文《面向特定任务大型语言模型的监督微调与强化学习分步式自适应集成》,于今年5月投向NIP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

顶流大V发车、基金经理定投自购 医药股集体调整是倒车接人吗?
传统消费领域,“喝酒”还泥足深陷,“吃药”行情已经王者归来。刚刚过去的一周(5月19日-23日),创新药ETF单周飙涨8%以上,港股通创新药ETF、创新药ETF、医疗保健ETF涨幅居前,甚至超过了因国际金价反弹的黄金股ETF。

旱涝保收已成过去式!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袭 究竟“新”在哪里?
在投资者的印象中,基金公司总是“旱涝保收”的机构,无论基金收益如何,其费用只和规模挂钩。因此,过去公募基金行业对业绩比较基准重视程度不足,出现过个别基金大幅偏离基准、风格漂移的现象,难免“顾此失彼”。但是这一弊端或将成为过去式!从明天(5月27日)开始,刚刚获批的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开始认购。

行情轮动提速 公募基金加大“翻石头”力度
近期风格切换较为频繁,市场行情轮动较快,在缺乏主线机会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加大了“翻石头”的力度。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周(2025年5月19日-5月25日)共有132家公募机构参与174家上市公司的调研,累计调研次数达到770次。其中,博时基金调研最为积极,上周共计调研27次,国泰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也调研较多。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