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粕等期货行情分析:走势、供需与投资策略
【大豆、豆粕】
夜盘连粕期货主力合约M2601继续震荡。目前我国进口美豆的税率改为13%,但商业进口美豆依然没有价格优势,而政策性采购应不受影响,后续继续等待最新中美经贸协议的签订。大豆到港预估11月到明年1月,大约在950万吨,750万吨,500万吨水平,整体上四季度大豆供应充足,为豆粕市场提供稳定原料保障。后续重点关注周五发布的USDA11月供需报告,外媒预期美豆单产或将小幅下调,但仍处于高位,期末库存数据或成关键。关注中美贸易缓和后的逢低做多机会,把握期货投资时机。
【豆油、棕榈油】
豆油棕榈油偏弱,跟随菜油的力度比前两日减弱。菜油仍然表现强势,中短期菜油供需面偏强提振价格,棕榈油现实的供需面显示马来西亚仍然是高库存的现状,后续还需要关注11月份的供需面去指引价格的走势。由于进口大豆近端盘面压榨利润亏损,给豆油带来支撑。油粕比方面本周显示出豆油强于豆粕。棕榈油从技术形态上看多空博弈力度增加,价格在进行横盘震荡,后续需要关注棕榈油供需面和周边油脂的走势,来观察棕榈油该位置是否有效企稳,合理规划期货交易策略。
【菜粕、菜油】
国内沿海菜籽压榨停滞引发的阶段性供给紧张情绪在逐渐缓和,预计随着澳籽抵华将大大缓解,当下处于菜粕需求淡季,需求季节性的差异支撑菜粕与菜油面临不同的需求展望。加拿大菜籽延续高压榨、低出口的状态,在缺乏中国需求的情况下走势逊于其他油籽,农场惜售或加剧远端价格压力,加政府正努力改善菜籽需求前景,关注中加关系的动向。综合来看,菜系期价短期承压,投资者需谨慎操作。
【豆一】
豆一价格表现为高位震荡。短期中储粮竞价拍卖和收购在同时进行,政策端利于价格稳定波动。国产大豆现货价格表现稳定。国产大豆仓单表现为增加的状态。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价差横盘震荡,短期没有展现出来趋势性。短期持续关注国产大豆政策以及市场情绪的指引,以把握豆一期货投资方向。
【玉米】
夜盘大连玉米期货2601合约震荡偏强。农业农村部公布的11月玉米供需平衡表显示,预计本季玉米产量为3亿吨,较上季增加1.72%。东北气温下降,部分地区进入上冻周期,存储条件比去年好,售粮进度低于市场预期,现货价格稳中偏强。山东现货继续上量减少,现货价格平稳。下游饲料企业依然以按需采购为主,未见大规模采购。小麦现货受抛储预期影响,价格开始走弱。后续需等待具体贸易协议的签订,目前粮权并未大量转移,未来东北新粮上量高峰未过,预计反弹高度有限,等待回调,大连玉米期货01合约或将继续底部偏弱运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生猪】
生猪盘面继续交易去产能预期,远月合约延续反弹,近月窄幅震荡。现货方面延续弱势小幅下跌。盘面现阶段以阶段性触底后反弹来看待。后期关注供应释放节奏。中长期来看,历史上猪周期底部多呈现双底“W”型特征,10月猪价低点大概率为首次情绪性筑底,预计明年上半年猪价在供应压力持续和需求淡季背景下仍有较大概率构成二次探底,为生猪期货投资提供参考。
【鸡蛋】
鸡蛋期货盘中快速下挫,资金总增仓近万手,并伴随放量。盘面近月领跌,市场从此前的远月交易去产能预期,切换为交易双十一过后鸡蛋现货重回弱势的逻辑。现货方面全国大部地区稳定,局部地区下跌。盘面或重回产能仍然处于高位、供应压力较大的逻辑,建议逢高试空思路,控制期货投资风险。
【棉花】
昨天美棉继续下跌,美国政府有望结束停摆,美农报告即将恢复公布,关注美棉出口数据。郑棉走势震荡偏弱,棉花现货销售基差暂稳。目前新棉成本基本确定,其中北疆成本相对更低,南疆的收购或延续到11月中旬前后。新棉成本给盘面带来一定的支撑,但需求表现一般情况,价格大幅上涨会面临套保的压力。截至11月6号,全国累积加工皮棉319.3万吨,同比增加59.5万吨,较四年均值增加110.2万吨。纯棉纱市场变化不大,刚需走货为主,下游织厂随用随买为主,虽然旺季结束,但需求延续偏稳的情况,中美关系的好转,对于棉价也带来一定的支撑,操作上暂时观望,等待合适投资时机。
【白糖】
隔夜美糖震荡。巴西食糖产量维持高位,印度和泰国的产量预期也较好,国际市场供应较为充足,美糖上方仍面临一定压力。国内方面,从交易逻辑来看,市场的交易重心转向新榨季的估产。天气方面,三季度广西降雨情况较好,降雨量较往年偏多。从遥感数据来看,目前广西甘蔗植被指数同比增加,25/26榨季广西食糖产量的预期相对较好,关注后续生产情况,为白糖期货投资提供依据。
【苹果】
期价宽幅震荡。产区苹果入库基本结束,库存同比下降。另一方面,今年红富士苹果质量较差,好货占比少,但是价格较高,贸易商和果农的惜售情绪较强,可能会影响去库速度,因此未来的去库情况是市场的主要交易点。综合来看,市场提前交易库存压力,操作上维持偏空思路,投资者需谨慎布局。
(文章来源:国投期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