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行业迎来多重利好,产业化进程加速
随着技术的突破,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加码布局,固态电池行业迎来多重利好。Wind数据显示,万得固态电池概念指数自6月20日以来累计上涨10.36%。
分析人士认为,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或重塑能源格局,建议关注设备、电芯及材料领域投资机遇。
产业化进程加速
7月10日,万得固态电池概念指数上涨0.33%,硅宝科技大涨18.29%,创今年以来新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固态电池研发进展成为行业焦点。
东吴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宁德时代5GWh全固态产线正式投产,国轩高科发布“金石”电池,2026年将陆续进行装车测试,2027年实现小批量量产。
今年3月,工信部明确提出将全固态电池作为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
“随着政策及产业链支持力度加大,固态电池产业化逐步加速。”东吴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朱洁羽表示。
产业链上下游加码布局
近期,多家企业在互动平台上披露了旗下产品研发的最新进展及量产计划。孚能科技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计划于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
华亚智能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业务方面目前主要从事干法电极的压延装备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公司已在为客户生产200MWh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欣旺达表示,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2027年推出第二代。
在应用端,宝马集团近日宣布,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ASSB)的BMW i7测试车型在慕尼黑正式启动道路实测。
去年9月,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与美国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合作开发固态电池,计划在2030年之前大规模生产。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2027年固态电池将实现小批量量产,2030年逐步大规模上车,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关注材料环节投资机遇
“固态电池能满足高性能需求,未来有望受益于新应用领域发展。”东兴证券研究团队表示,固态电池技术的应用有望提前驶入快车道,产业化进程已呈加速趋势,具有固态电池技术先发优势且应用端领先落地的电池企业将主要受益。
开源证券化工首席分析师金益腾认为,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高性能材料的产业化有望率先落地。当前固态电池最大的短板在于生产成本偏高,因此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高性能材料的降本应作为先行举措。
展望后市,中国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曾韬认为,固态电池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业绩有望实现可观增长。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固态电池正引领行业复苏。
在投资机会方面,曾韬认为材料环节已迎来修复良机,建议重点关注七大方向:一是磷酸铁锂;二是结构件;三是负极材料;四是电解液;五是铜箔;六是三元;七是隔膜。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