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回应谷歌核能AI计划,太空数据中心成科技新热点

网络 2025-11-09 19:56:01
期货学院 2025-11-09 19:56:01 阅读

  11月9日,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称,“随着星舰的问世,大规模部署太阳能人工智能卫星的道路终于得以开辟。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唯一一条能够实现每年1太瓦(1TW)人工智能算力部署的路径。”太阳能卫星和人工智能算力成为此次回应的两大关键词,预示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他对“2029年谷歌计划使用核能运行部分AI运营”的回应。此前,马斯克表示,SpaceX将在太空中建设数据中心。只需将配备高速激光链路的Starlink V3卫星进行规模扩大即可,SpaceX将会做到这一点。

  据第一财经,电力供应紧缺成为AI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关键瓶颈。咨询公司富事高咨询(FTI Consulting)预测,美国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将在2027年前几乎翻倍,大型数据中心的负载接入请求已使公用事业公司与电网容量不堪重负。数据中心能源瓶颈凸显,太空数据中心或成破局之道。

  既然地球上电力存在限制,将数据中心建在太空,便成为越来越多硅谷科技公司的选择。11月2日,美国StarCloud公司成功发射搭载英伟达H100芯片与谷歌Gemini大模型的技术试验星。承担任务的Starcloud-1卫星重达60公斤,体型与一台小冰箱差不多,将提供比以往其他太空运算设施高出100倍的GPU算力。该公司计划未来建造一座5吉瓦的轨道数据中心,配备超大型太阳能和冷却电池板,宽度和长度约4公里。

  Starcloud的太空数据中心将不需要用水来冷却,也不需要依赖电池或备用电源。Starcloud联合创始人菲利普·约翰斯顿称,在太空中几乎可以获得无限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对环境而言唯一的成本是发射,与给地球上的数据中心供电相比,太空数据中心整个生命周期将节省10倍的二氧化碳。太空数据中心环保优势显著,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据财联社,由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巨大,谷歌近日设想,将其张量处理单元(TPU)搭载在配备太阳能电池板的卫星上环绕地球运行,这些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几乎持续发电,其工作效率也将是地球上同类电池板的八倍。这个研究项目被命名为“捕日者”(Project Suncatcher)。如果该项目能够启动,那么谷歌将建立起第一座太空数据中心。此外。谷歌表示,它正计划与Planet公司合作,于2027年之前发射几颗原型卫星,以在轨道上测试其硬件。

  值得一提的是,据科技日报,2025年5月,国星宇航、之江实验室携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是国星宇航发起的“星算”计划首发星座,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的首发星座。本次发射的星座包含12颗计算卫星,搭载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推理,将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任务。

  另据券商中国,11月6日晚,一场电话会议纪要在业内传播。该纪要指出,截至目前,美国已发射1万多颗卫星并组网(星链 Starlink),在俄乌冲突发挥了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作用。明后两年,中国必将加快发射进度。“如果错过了今年人工智能GPU几倍十几倍大行情的话,欢迎赶上明年商业航空航天大发展元年。”

  11月7日,A股商业航天板块全天强势,上海沪工早盘直线封板,航天智装涨超6%,普天科技等概念股尾盘异动拉升,乾照光电“20CM”涨停。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