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成市场新宠 机构建议择优布局
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叠加政策利好,科技创新债券(简称“科创债”)成为机构“香饽饽”。分析人士指出,金融支持科创政策积极,未来科创债市场广度和深度有望拓展,负债端稳定机构可挖掘优质主体机会。
市场规模快速扩容
科创债起源于2015年,2025年政策升级,引入金融机构和风险共担机制,吸引大量资金。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发行规模逐年增长,2022年推出科创票据后,科创债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
记者发现,科创债发行呈现区位集中特征,北京市占比领先,东部及中部经济大省(市)紧随其后,西部地区发行规模有限。
机构建议择优布局
科创债为投资者提供参与科技创新发展新渠道。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认为,可从一级市场和存量市场把握科创债投资机会。华福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建议,重点考虑城投平台、产投平台,股权投资型国企,地方产业型国企及地方民营企业等三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
关注科创债ETF
普通投资者可关注科创债ETF,其具有交易便利、成本低廉、分散风险等优势,可一键布局沪深交易所高等级科创债。券商交易员表示,科创债ETF核心特点在于“AAA评级+T+0交易”。徐亮表示,科创债ETF为投资者提供分散风险、优化收益机会,兼具“底仓配置”与“增强收益”双重属性。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日,全市场共有11只信用债ETF,6月18日首批申报的10只科创债ETF已于7月初获批。5月以来科创债指数成分券收益率下行幅度超非成分券公司债。
申万宏源债券首席分析师黄伟平提醒,未来需关注前期抢配行情过热可能带来的估值波动风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