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对比分析

网络 2025-08-13 12:50:53
品种研究 2025-08-13 12:50:53 阅读

前言

2025年7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指出“内卷式”竞争严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有效整治“内卷式”竞争,需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今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动力煤、焦煤、焦煤期货价格跌幅巨大,煤炭行业有一定的“反内卷”必要性。随着煤炭行业相关政策的调整,市场也开始预期供给侧改革2.0将要开启,自6月份开始,煤炭市场也开始触底反弹。在这里,我们需要客观看待本轮涉及多个行业的“反内卷”倡议的核心要求和政策方针,以煤炭行业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比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路径,发现内在逻辑和市场机会。

图:2015—2025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走势图(元/吨)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差异

1.供给侧改革(2016—2018年)

背景:2012年后煤炭需求下滑,产能严重过剩,价格跌至冰点,行业亏损面超80%。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目标是通过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恢复市场供需平衡。

核心目标:化解过剩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

2. 反内卷(2025年)

背景:新能源替代加速,火力发电需求放缓,钢铁产量同比稳中有降,煤炭需求长期承压,供需宽松导致价格下跌,企业陷入低价竞争。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煤矿超产核查。

核心目标:规范市场秩序,遏制无序竞争。

二、政策手段与实施路径

1.供给侧改革:行政主导的产能出清

刚性去产能:严禁新增产能,强制淘汰落后产能,推行“276工作日”限产政策。

结构优化: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形成8家亿吨级煤企,产能向晋陕蒙新集中。

配套措施:中央财政设立专项奖补资金。

2.反内卷:行政与市场结合的柔性调控

严控超产能生产:对2025年1-6月单月原煤产量超过公告产能10%的煤矿,一律责令停产整改。

企业自律:山西某焦煤集团子公司煤矿关于下发276工作日生产组织方案试行通知。

价格协调:煤炭长协价格作为煤炭市场价格的压舱石,根据市场变化调整。

三、政策效果对比

供给侧改革:短期阵痛与长期红利

短期效果:煤炭供给侧改革以“去产能、调结构、提效率” 为核心逻辑,通过“分类处置”政策,对安全、环保不达标的煤矿强制退出,对资源条件较好的矿井推动升级改造,使得煤炭供应明显下降。产能方面,2016年年初中国煤炭产能达57.3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59.53%,在行政去产能后,2017年中国煤炭产能降为44亿吨,产能利用率77.82%,随着需求回暖,优质产能逐步释放,到2018年中国煤炭产能增加到45亿吨,产能利用率82.18%。产量方面,2016年中国原煤产量34.11亿吨,同比下降3.36亿吨(-8.97%),2017-2018年中国原煤产量小幅提升,分别为34.24亿吨和36.98亿吨。通过供给侧改革,供需达到再平衡,煤炭价格也逐年提升。2016-2018年煤炭价格回升(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从15年12月低点365元/吨涨至18年2月高点775元/吨)。煤炭行业利润修复,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利润总额从2015年440.8亿元,提升至2018年2888.2亿元。

长期影响:行业集中度提升,CR10从40%升至52.9%,安全、环保、智能化条件全面提升,煤炭供需由严重过剩转为平衡偏紧格局,煤炭行业企业利润明显提升,2022年全年煤炭价格均处于偏高位水平,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利润总额达到历史高点10202亿元。

四、政策协同性与差异

1.政策协同

目标一致性:两者均旨在解决产能过剩和低效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具互补: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与反内卷的“限超产”形成政策接力,共同优化供给结构。

2.关键差异

侧重点不同:供给侧改革侧重 “去存量”,反内卷侧重 “控增量”;前者以行政命令为主,后者强调市场机制与行业自律结合。

适用阶段不同:供给侧改革适用于产能严重过剩、同时需求不足的市场萧条时期,反内卷适用于供需相对稳定的存量发展时期。

五、关于煤炭“反内卷”的思考

国家推动“反内卷”主要还是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比如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钢铁、玻璃等行业,工信部十大稳增长行业并不包括煤炭。经过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的优化调整,在没有进口煤补充的情况下,煤炭市场总体仍处于供需略有缺口的格局,并没有出现产能过剩。近3年国内煤炭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是自2021年以来推动煤炭增产保供和进口大幅增长的结果。目前通过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核查超产等方式,煤炭价格已经有触底反弹的迹象。如果过分约束供给端,有可能再次面临煤价大幅上涨、影响下游企业经营和百姓生活的发展困境。

在各类资源配置方式中,市场化调节是最有效率的,而竞争则是市场经济运转的核心机制。正是通过市场公平竞争的方式,资源得以更合理、自由地流动与分配。那么对于煤炭行业,一方面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另一方面,强化行业自律,提高行业和企业反“内卷”的自觉性,通过市场供需调节达到帕累托最优。所以,目前阶段煤炭行业不需要也不大可能开展“一刀切”式的供给侧改革2.0版,而是通过政策调整和行业自律促进煤炭市场平稳向好发展,另外也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下游深加工产业等等,淘汰低端、落后产能。

六、结论

煤炭“反内卷”是供给侧改革在新阶段的深化与延伸,前者通过柔性调控稳定市场秩序,后者通过刚性去产能重塑行业格局,两者共同构成煤炭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政策组合拳。未来需在市场化和法制化框架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完善政策引导,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从而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