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板块走势分析:宏观利多与成本支撑下的市场博弈
7月,国内宏观利多叠加成本支撑,黑色金属板块明显上涨,钢材市场迎来短期繁荣。8月,钢材价格下跌,但是铁矿石及双焦价格表现抗跌,市场结构分化。终端需求偏弱,五大品种钢材自8月初开启累库,成材价格涨幅不及炉料,钢厂利润呈收缩态势,行业面临调整压力。9月,黑色板块维持震荡走势,钢厂利润继续收缩,但降幅收窄,市场进入观察期。煤矿端安全检查升级,部分煤矿停产,焦煤价格再度走强,目前钢价下行驱动不足,市场期待新变量。
7月、8月和9月,国内官方制造业PMI分别为49.3%、49.4%、49.8%,整体徘徊于50%下方,经济下行压力凸显。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明年经济政策定下基调。市场将对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房地产政策是否进一步优化等产生强烈预期,这将成为引领市场情绪的重要变量,影响钢材市场走向。
铁矿主流矿山产能释放,供应较为宽松,市场供应充足。但在煤矿排查超产下,焦煤主产地安全监管或升级,供应端扰动使得焦煤价格的底部抬升,成本支撑加强。展望四季度,煤炭季节性需求改善,供应预计维持偏紧格局,焦煤市场或迎来新机遇,需关注政策在保供及超产整顿之间的变化。
后市粗钢供应将进入环保限产与生产意愿的博弈阶段。今年1—8月国内累计粗钢产量67180.6万吨,同比下降2.8%,市场供应有所收缩。随着北方地区进入采暖季(通常自11月开始),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钢铁生产企业将面临常态化、差异化的环保限产,这将成为四季度抑制钢材供给的主要因素。若钢厂利润得以修复,非限产地区的钢厂或有较强的复产动力,部分对冲限产影响。总体来看,四季度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相比三季度有望小幅下降,市场供需关系或发生变化。
北方地区因气温下降,户外施工逐步放缓,建筑用钢需求将显著回落,冬储对需求的拉动有限。南方地区虽可维持一段时间施工,但整体需求强度将减弱。房地产投资难改疲态,仍是最大拖累。制造业中汽车、金属集装箱、金属机床仍然是用钢需求的亮点,需求维持韧性,但接近年底,生产活动会逐步放缓。出口方面,受海外圣诞节前备货影响,前期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可能保持一定规模,但后期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增量有限。此外,8月4日,韩国执政党与在野党106名议员联合提交《钢铁产业竞争力强化及绿色钢铁技术转型特别法》,迫使钢铁这一高碳行业必须进行绿色技术革命。如果该政策落地,会对我国中厚板与热卷出口造成明显影响,出口市场面临新挑战。
由于美国多年来持续设置高关税壁垒,我国对美钢材直接出口占比已极低,出口重心早已转向越南、韩国等市场。因此,美国新一轮关税对钢价的直接冲击有限,但需高度警惕转口路径受阻后,出口回流加剧国内供应压力,并可能引发中国与转口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影响市场稳定。
目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将从“弱现实”转向对冬季环保限产与年终需求冲刺的博弈,预计国内钢价整体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宽幅震荡走势,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