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半导体板块活跃,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明显
9月24日早盘,芯片半导体板块持续活跃,半导体技术成为市场焦点。截至午间收盘,中芯概念、高带宽内存、第四代半导体、存储芯片、光刻机(胶)等位列概念涨幅榜前列,半导体技术突破带动相关个股集体走强。个股方面,中芯国际、北方华创、长川科技、盛美上海、京仪装备等多股明显拉升并创出历史新高。北方华创、长川科技、江丰电子、微导纳米、张江高科、通富微电、立昂微等多股涨停,半导体行业呈现全面复苏态势。

阿里巴巴最新表态
消息面上,2025云栖大会9月24日在杭州举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未来可能会有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agent(智能体)和机器人,和人类一起工作,对真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吴泳铭认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也许未来全世界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半导体领域利好不断
事实上,近期半导体领域的好消息是一个接一个。比如DeepSeek在8月份发布DeepSeek V3.1时表示,模型采用的“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的。9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画面出现了阿里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一款AI芯片PPU的相关画面,该款芯片的部分参数已超越了英伟达A800,与H20相当。也是9月16日,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宣布,目前腾讯已经全面适配主流的国产芯片,并积极参与和回馈开源社区。然后是华为9月18日宣布将推出4款昇腾芯片,其中昇腾950PR芯片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
不止国内,国外的利好消息也是不断。先是OpenAI与甲骨文签订了一份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云服务合同,期限约五年。近日英伟达又宣布和OpenAI合作,包括建设庞大数据中心计划,以及英伟达对OpenAI最高1000亿美元的投资。据财联社报道,这似乎构建了一个紧密的“三角关系”,即“ONO联盟”(OpenAI、Nvidia、Oracle,形成“大模型-云基建-算力芯片”的闭环。国外存储巨头的涨价,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AI的火爆。由于供应紧张,三星近日对其DRAM和NAND闪存产品进行了大幅提价,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另一存储巨头闪迪已在年内先后两次涨价,另一存储巨头美光近期也传出要涨价的消息。
全球半导体复苏明显
从全球范围来看,半导体市场正走在明显复苏的路上。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2025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连续21个月实现同比增长。而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则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并预计2026年继续增长8.5%,半导体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半导体个股研发费用TOP20
在AI发展及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年内A股半导体板块持续走强,不少公司的研发费用也是显著增加。比如燕东微,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64亿元,同比增长221.21%。炬光科技、中微公司、峰岹科技等研发费用同比也明显增加。而从绝对值来看,中芯国际是上半年半导体个股中研发费用最多个股,达23.75亿元,占当期营收的7.34%。北方华创紧随其后,研发费用20.77亿元,占营收比为12.87%。海光信息、豪威集团、闻泰科技、中微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也超过10亿元。


银河证券表示,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模拟芯片周期触底、数字芯片AioT需求爆发、功率半导体盈利改善、制造稼动率回升、设备业绩强劲、材料内部分化、封测先进封装亮眼;DeepSeek等开源模型降低部署门槛,推动SoC芯片需求。IDC则指出,数据中心半导体继续引领2025年的主要增长,预测2025年半导体市场计算领域将增长36%,达到3490亿美元,半导体行业未来前景可期。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