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供需调整,市场影响几何?
玉米:受进口配额管理和美国滥施关税影响,玉米进口明显减少,本月将2024/25年度玉米进口量估计值调减至300万吨。本月对2025/26年度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据中国气象局评估,8月份国内玉米产区大部光热条件好,墒情较为充足,作物长势好,预计9月份大部产区光温正常,利于玉米灌浆成熟,但黄淮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需注意排湿散墒,防范后期倒伏风险。新季玉米集中上市期临近,贸易商持续出售手中余粮,陈季玉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但今年以来进口保持低位,国家储备调控力度较大,贸易商普遍盈利,各类主体收购新季玉米积极性较高。
大豆:本月估计,2024/2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1.04亿吨,较上月估计数调增576万吨,主要原因是油厂压榨利润改善,大豆进口需求高于前期预期;大豆压榨量相应调增至9890万吨。2025/26年度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主产区大豆作物整体长势正常偏好,丰产预期较强,东北新豆陆续收割上市,市场平稳运行。
棉花:2024/25棉花市场年度结束,国内3128B级棉花均价每吨14963元,Cotlook A指数均价每磅79美分,均处于估计区间。棉花进口低于预期,本月将2024/25年度进口量调至105万吨,期末库存下调至788万吨。新季棉花播种以来,全国棉区综合气象条件适宜,长势总体好于上年。本月将2025/26年度棉花单产调增至每公顷2211公斤,产量调增至636万吨。纺织市场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棉花需求有望阶段性回暖,价格存在上涨动力。
食用植物油:本月估计,2024/25年度,受大豆进口量和压榨量调增影响,食用植物油产量较上月上调73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和消费量保持不变。本月预测,2025/26年度,受棉花单产调增带动棉籽油产量增加影响,食用植物油产量上调至3069万吨。全国主要产区花生陆续上市,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局部区域花生含水量较高,对品质和价格略有影响。随着气温降低,食用植物油逐步进入消费旺季,加之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国内市场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
食糖:本月对中国食糖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南方产区光热充足、雨水丰沛,甘蔗长势总体良好;新疆甜菜产区受干旱影响,单产略有下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雨偏多,甜菜含糖分下降,甜菜起收受影响,糖厂开机时间推迟。巴西食糖生产进度加快,市场维持产大于消预估,国际糖价在近4年低点上方弱势震荡。
(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