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行动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统筹实施好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这一战略行动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处新打造的合院式街区大吉巷最近人气很旺。这里,北京将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文保建筑修旧如旧、以用促保,通过优化整体规划、升级商业环境,焕新出了一个36万平方米的“文保区+商业+办公+公园”的复合型街区,成为城市更新中的亮点。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许多老旧街区通过改造焕发新生,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注入了现代活力,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意义重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意见》明确了8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
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支撑保障,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城市体检是城市更新的基础,能够及时发现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为实施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依据。
城市更新应坚持规划引领。《意见》要求,结合城市体检评估结果,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建设项目和实施时序,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下称《导则》),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城市更新重点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分院院长范嗣斌认为,《导则》充分考虑了地方实际需求,梳理和吸收了各地开展城市更新规划实践的有益经验,并将这些实践经验和探索成果上升为工作导引。《导则》的发布,将为各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开展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城市更新需要大量资金资源要素的投入。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是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条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介绍,中央财政立足于“三个聚焦”支持城市更新,包括探索新模式、补短板、促消费和建机制,为城市更新提供坚实的财政后盾。
聚焦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教育费附加减免等,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聚焦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推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加大对城市更新相关项目的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撬动作用,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完善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本、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工作中来。
城市更新离不开金融信贷的支持。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推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指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经营性物业贷款的作用,支持低效楼宇、既有商业设施、老旧商业街区等物业项目的更新改造。此外,鼓励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物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廖媛媛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做好与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的有效衔接。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条件标准,满足城市更新行动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