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科技沙龙聚焦AI应用 沪千亿基金助力空间探索与成果转化

网络 2025-08-21 00:50:24
市场资讯 2025-08-21 00:50:24 阅读

  中新网上海8月20日电(记者郑莹莹)“太空轨道上有广泛的空间机器人应用场景,比如太空垃圾收集、在轨卫星的维修和回收、太空望远镜的组装等,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这些领域发展。”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席院长高扬20日在上海说。此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空间探索,成为科技转化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当天,“好望角科学沙龙”中英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在沪举办。高扬以《用于空间可持续探索开发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为题,分享了她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应用的看法。

  此次沙龙活动吸引了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英国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的多名学者,以及科技投资和成果转化界的一些代表参与交流。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垂直领域AI化进程,为空间探索注入新动能。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杰出青年人才协会创始人顾赛在活动中生动讲述人工智能研究机构DeepMind的英国元素,称这是英国科研和创新实力的一个缩影。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正推动空间探索、医疗诊断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化转型。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会上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有望带动整个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他认为,中国科技投资领域需要更多耐心资本。上海作为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正通过政策引导培育耐心资本生态。

  此次科学沙龙的举办地上海,不仅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热土,也在积极推动耐心资本。2024年7月,上海启动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为1000亿元,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

  今年1月,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策略发布活动上,上海对外宣告未来产业基金的规模为100亿元,周期为15年,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旨在推动上海乃至中国“从0到1”科技成果的转化。(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