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延动力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夺冠,商业化路径明确

网络 2025-08-16 23:20:38
市场资讯 2025-08-16 23:20:38 阅读

  距离“十项全能”一步之遥的松延动力,一口气参加了100米、1500米、立定跳远、原地跳高、自由体操等9个项目。

  “保五争三吧”,备战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时,松延动力CEO姜哲源每天都去国家速滑馆,有时会陪着队员训练到凌晨2、3点。“一定能拿牌的”,面对北京商报记者对参赛队伍数量和水平的分析,他笑着摆摆手,坚持自己的预期。事实证明,姜哲源对媒体和同行都谦虚了。

  8月15日—17日,在国家速滑馆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每天都有松延动力的项目。8月16日,第二个比赛日,这家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一炮而红的机器人公司获得了自由体操项目冠军。

  “我们在自由体操比赛时做到的前空翻、后空翻,赛前已经在交付的机器人身上实现了”,负责自由体操项目的松延动力算法工程师李胜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并在赛场上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

  竞技比赛有输有赢,松延动力更确定的是落地订单。2025年上半年公司拿下超2000台商业化订单,合同总额预计超1亿元,支撑这组成绩的是从科研教育等现金流明确的场景切入,逐步向养老陪伴等领域渗透的落地路径。

  Q:自由体操项目比什么?最难的动作是什么?

  A:类似于人类自由体操的动作,包括前空翻、后空翻、前翻滚、后翻滚,最难的动作是空翻类动作,空翻需要非常精确地控制,包括起跳时的力度,落地时的角度,稍有偏差就会翻过头,或者砸在地面上。据我们了解,目前市场上松延动力是唯一能同时做前空翻和后空翻动作的公司。我们的机器人赛前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这些能力,所以参加了这个项目。

  Q:获得自由体操冠军意外吗?

  A:夺冠在我们意料之中,因为这个项目的指定动作非常多,难度非常大,要想顺利完成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以及过硬的技术。在准备过程中,团队基本可以实现所有的动作,还自己加了单膝跪地等自选动作,基本上能得到所有的分。赛前我们预期,如果能顺利做完这套动作,不失误,应该就是冠军了。

  Q:松延动力一共参加了9个项目的比赛,这次运动会共有20多个赛项,怎么判断比赛难度?

  A:可以从参赛队伍的数量上判断,我认为报名越多的项目门槛可能越低,在这些项目里,可能有的队伍会做得非常好,但门槛是另一回事。像跳高、跳远项目有11支队伍参加,而自由体操只有5支,这个应该是最难的,门槛最高。

  Q:机器人场景化应用时,自由体操的能力体现在哪里?

  A:自由体操能用的场景确实不多。但如果把它的难度进行缩减,我们的机器人能做广播体操,这样就可以把产品落地到学校,从这个层面看,应用市场还是比较广的,而且我们已经在开幕式顺利表演了广播体操。

  Q:田赛表现不错,径赛不尽如人意,团队有什么收获?

  A:确实出了一些问题,跑步是因为遥控器的信号问题,外界对我们的干扰挺大,存在功率不够的问题,导致我们控制不了机器人,对团队来说是一次学习,我觉得挨打就立正,发现问题去解决就好。

  Q:公司参与的几个赛程,竞争都相当激烈,这也出现在公司技术和商业化层面吗?

  A:所有赛事竞争都非常激烈,这确实是所有公司一次正面的技术比拼以及商业化的竞争,其实这次比赛有很多参赛队伍是拿着买来或租来的机器人,用一些基本的算法参赛,大部分都是陪跑。真正的看点是各家公司自己的代表队,这的确是一个很刺激的竞争。

  Q:运动会比的是体育能力,和产品交付、商业化有什么关系?

  A:在运动会上体现的能力,在我们交付给客户的机器人身上都能实现。下半年,我们最大的目标是把机器人的生产和交付做好,把订单破亿元变成确收破亿元,明年(2026年)我们的目标是交付量上万台。

  Q:万台不是一个小数目,产品会应用在哪些场景,怎么保证产能?

  A:我们先从科研教育、展览展示、文旅导览等现金流明确的场景切入,首先要找准应用场景,了解用户是谁、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然后再通过技术去实现,这是我们做产品研发很重要的思路,也更利于最终商业化的实现。松延动力已在北京增设了生产基地,目前具备每月数百台的稳定交付能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